最高法量刑文件解读:“醉驾入刑”≠“醉驾一律判刑”
主观故意方面,应当考虑行为人醉酒后驾车的原因,例如,醉驾者片面认为自己车技好、酒量大而驾车和为了应对突发事件而驾车,在主观故意方面有明显的轻重分别,后者应当认定为主观恶意轻微。客观危害方面,除了容易量化的财产损失、人员损伤外,还应考虑客观威胁,对于短距离、偶发性、环境空旷下的驾驶行为,应当考虑认定为情节轻微,...
办理醉驾案件有哪些最新规定
客观方面,包括:醉驾的时空环境,如在深夜或凌晨人稀车少的时段或者偏僻路段驾驶的,醉驾持续的时间和行驶的距离较短的;醉酒的程度,如刚超过80毫克/100毫升的醉酒标准的。主观方面,包括:犯罪的态度,如主动停止醉驾或者具有自首、坦白等情节;犯罪的动机或对醉驾行为本身的认识,如为救治他人而醉驾尚不构成紧急避险的,误...
醉驾免刑裁判引关注:前瞻性地纠正醉驾一律入刑的错误观念
在李睿懿看来,《意见》“优化”了醉驾出入罪标准,从规定看,醉驾主要包括驾驶的动机和目的、醉酒程度、机动车类型、道路情况、行驶时间、速度、距离、后果以及认罪悔罪表现、是否再犯等,这些情节反映了醉驾行为的危险程度、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如果不加区分地一律入罪,不仅有悖司法规律,也不够实事求是。他举例称,...
党员公职人员发生醉驾行为应如何适用条规和确定处分档次
具有上述情形,纪检监察机关认为需要追究党纪政务责任的,可以根据生效行政处罚决定认定的事实、性质和情节,经立案核实并综合考虑被审查调查人的主观动机、态度认识等因素,按照醉驾行为发生时间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三十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四十一条之规定,给予相应党纪政务处分。需...
完善醉驾司法解释,寻找惩罚犯罪和保障被告人权利的最佳结合点|双...
一、保持对醉驾犯罪的高压态势。《意见》严格遵循立法意图,设置了15种对醉驾犯罪从重处理情节,表明司法机关对严重醉驾行为毫不手软的态度;规定了一般不适用缓刑的10种情形,突出对发生实际损害后果、醉驾行为危险性大以及行为人主观恶性大等案件的从严处理。《意见》强调对醉驾行为的刑罚治理不仅要关注危险驾驶罪,...
2023年度十大检察新闻深度解读(6)|完善醉驾司法解释,寻找惩罚犯罪...
一、保持对醉驾犯罪的高压态势(www.e993.com)2024年11月4日。《意见》严格遵循立法意图,设置了15种对醉驾犯罪从重处理情节,表明司法机关对严重醉驾行为毫不手软的态度;规定了一般不适用缓刑的10种情形,突出对发生实际损害后果、醉驾行为危险性大以及行为人主观恶性大等案件的从严处理。《意见》强调对醉驾行为的刑罚治理不仅要关注危险驾驶罪,还要注...
论醉驾行为限制入罪的应有实体路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于2023年12月13日出台的《关于办理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的意见》(以下简称《醉驾意见》),较好地照应了这些方面,可以较为合理地限制醉驾行为入罪。一、合理适用刑法第十三条的醉驾行为限制入罪这是基于刑法分则与总则的体系关系适用刑法第十三条而应有的醉驾行为限制入...
...五庭庭长李睿懿:刑案二审开庭率提高16.48%,醉驾入刑标准只是优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第28条规定,要在全面考察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危害程度的基础上,结合被告人的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社会治安状况等因素,综合作出分析判断,总体从严或者总体从宽。具体到醉驾案件,则要综合考虑被告人驾驶的动机和目的、醉酒程度、机动车类型、道路情况、行...
何以法治|醉驾新规何为?体系化惩治,宽严相济重在“治理”
在李睿懿看来,《意见》“优化”了醉驾出入罪标准,“从规定看,醉驾主要包括驾驶的动机和目的、醉酒程度、机动车类型、道路情况、行驶时间、速度、距离、后果以及认罪悔罪表现、是否再犯等,这些情节反映了醉驾行为的危险程度、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如果不加区分地一律入罪,不仅有悖司法规律,也不够实事求是”。不过,...
情节轻微不起诉、抗拒执法从重处理!辽宁人性化整治酒驾醉驾
“对严重醉驾行为,还是要严管到底。”高星表示,《意见》还规定了10种一般不适用缓刑的具体情形,对发生实际损害后果严重、醉驾行为危险性大、行为人主观恶性大等案件从严处理,避免有人心存侥幸。惩治醉驾,重在“治理”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全省检察机关受理的危险驾驶案件占比为21.98%,表明醉驾案件仍然“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