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天才张筑生:癌症晚期为国拿下5世界第一,却至死评不上职称
可是在张筑生离世的时候,他还没有被评上博导的职位,这就让人很是好奇,为什么张筑生如此的付出,还是没有能够获得博导的之称。其实没有拿到博导的学位并不能代表张筑生的能力不够,在那时,对于博导的评定工作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但是张筑生为了提升学生们的成绩,自发地编写书籍,可这些书籍并不算科研成果,并且...
高校导师制度改革:取消博导评聘制度?
该校前瞻性地实施了导师招生资格的年度动态审核制度,以及研究生与导师间的双向选择机制,从而实现了导师评聘的彻底分离。值得注意的是,博导遴选的未通过率从2018年的33%攀升至2021年的47%,而博导招生资格审核的未通过率亦由3%增长至11%。这一变革从制度层面为导师队伍打破了“铁饭碗”,有效激发了导师队伍的潜能...
985高校教授:建议取消“博导”这个荒谬可笑的称谓
在评聘中,一个教师一般只有先当了教授才有资格申请博导,然后再由专门的学术委员会根据一定的标准像评职称一样进行评审,最后通过了评审的教授才能获得博导资格,可以开始招收博士生和享受各种给予博导的优待。上述制度安排表明,当博导就是要比当教授更难,不仅要多过一道评审关坎,而且标准更高;当博导就是要比当教授荣耀...
浙江大学聘他为博导,为何被学生逼迫辞职,被同行评价才不配位?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葛剑雄说,国家教育部学术委员会对博导资格有明确的三点规定:一当过教授,二完整培养过1个硕士生,三在国内高校指导过博士生工作。而金庸在这些方面是不符合规定的。#这本书也太好看了#作为杰出的武侠小说家,金庸一生写了15部武侠小说,部部都堪称经典,被称为“一代武侠宗师”;作为报人,他...
后来教授和院士的评选就没有这么认真了
此外,1942年、1943年国民政府曾评选过两批“部聘教授”,被视为“教授中的教授”,他们的薪水设有最低标准。普遍地说,当时教授的工资由学校自己定,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准,抗战以前教授的生活是很好的。抗战期间物价飞涨,尽管也涨工资也发津贴,较之以往,教授的待遇已大不如前。抗战时浙江大学西迁至遵义,听谭先生...
中国经济学家究竟应该研究一些什么问题?
但是40多岁了,因为学校派我出国学习新学科而错过了评副教授的机会(www.e993.com)2024年11月3日。现在要“越级评教授”,规定在校内职称评审委员会通过后,还要求由教委组织的校外教授团答辩,通过了才能“升帜”。真是令人哭笑不得,有苦难言。显然,这位北大教授没有经受过这种待遇,所以才高调嘲笑别人发表论文“没有任何意义”,是“炫耀”。
北大博士至死没评上职称,癌症晚期,却为中国夺下五个世界第一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居然到死都没有评上“博导”职称,只给世人留下了一个深深的疑问:为什么?张筑生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他又为什么至死没有评上职称呢?癌症晚期却为中国夺下五个第一1995年7月13日至25日,那段时间或许对我们老百姓来说,是极为平凡的,然而,对于整个中国数学界来讲,却是值得激动的...
上博导赏丨茶事追踪:关于古人的“时尚”
而时至宋代,茶色向“尚白”转变,此时以黑色瓷盏更能衬托茶色,因此多用黑盏,如宋人蔡襄在《北苑十咏》中写道:“兔毫紫瓯新,蟹眼青泉煮。”“兔毫紫瓯”指的就是用以盛茶的如上图一般、器表有似兔毫一般的纹理的黑瓷盏,“蟹眼”则指点茶所用的泉水在烧煮的过程中,初沸时出现像蟹眼一样的气泡,古人正是...
马上评丨博导不是职称,这样的“常识”还要说几次?
指责普通人“不懂行”显然是不客观的。因为事实上,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很多高校实际操作层面是把博导当做一种“特殊岗位”对待的。教授有了博导的“头衔”,才有资格招收博士生,进而能享受更好的福利待遇,甚至能延长退休时间。本质上,这就是行政化管理思维的体现。一个教授有没有资格招收博士,不是动态地根据他的学...
博导为何没有评上教授
博导都做了,难道还够不上教授的条件吗?如果真的连教授都评不上,那倒是未必适合做博导。而据介绍,这17名副教授有较明显的共同点:都具有博士学位,其中一部分有在海外深造的经历;主持过或正在主持重大的省部级课题项目;在自己的领域内有重要研究成果或论文,并得到同行的较高评价。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成为教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