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蔚泓院士拿下国际分子影像领域大奖!为肿瘤药物装“定位器”、做...
中国科学家拿下国际分子影像领域大奖!近日,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所长谭蔚泓院士在第17届世界分子影像学会议上,获得组委会颁发的BrittonChanceLectureAward。国际大奖花落中国科学家世界分子影像学会议是一个汇集全球分子影像领域顶尖专家和创新者的学术盛会,每年都会有来自各个国家的科学家、医学专家和工程师等...
影像学,新增两位院士
影像学,新增两位院士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2023年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59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选举产生7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其中,医学影像领域就当选了2人!分别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王振常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郑海荣...
全球首台!放射学王振常院士:十年研制出 “视力最好” CT机
多有意思,都是一张脸上五个器官,但没有一个人的内部结构是完全一样的,同一个人,器官左右两侧的结构也是不一样的。两年时间,他看了五六万份片子,第一篇比较有影响力的论文就是从中得来。“影像学找不着病变”的问题在这些历史资料中同样存在,和临床检查时被卡住的经历一样,反复引起王振常思考。水平、技术...
上海交大校长丁奎岭院士:AI+HI,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创新实践怎么做?
上海交通大学以人工智能学院为培养皿,以“三个量”为生长因子,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的一体化创新,努力构建适应中国式现代化需求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交大智慧与力量。姚期智在上海交大人工智能学院成立之际发表视频致辞。四元互动:实施“人工智能+教育教学”...
“合作 共享 一带一路 健康新疆”—华夏医学院士专家大讲堂
陈院士强调,人工智能技术在现代医学领域的应用正不断拓展,为医学影像分析、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新药研发及智能病历管理等多个领域带来突破性变革。尤其是在医学影像分析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显著提高了诊断的准确度和可靠性,还大幅缩短了诊断时间,极大地促进了医学影像领域的精细化、...
陆林院士:脑疾病转化研究新进展
影像学提供了一个非侵入式的途径来观察大脑的结构、功能和病理变化:观测脑疾病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帮助脑疾病的早期识别、临床诊断与评估;辅助药物开发以及监测药物治疗效果,实现早期、精准和个性化创新诊疗(www.e993.com)2024年11月8日。核磁共振成像/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MRI/fMRI):观察脑结构异常,帮助理解大脑活动模式及其在神经精神疾病中的改变。
拥有200多位院士和国家级人才,这所百年医学院做对了什么?
范先群院士认为,合并后的交大医学院走出了一条“1+1>2”的合作之路,“医学院充分利用交大的顶级工科平台优势,探索出‘医学提出问题,医工一起研究’的医工交叉模式。”“我们坚持一流大学和一流医学院的发展目标,在‘两个一流’的目标指引下,遵循综合性大学发展规律和医学学科特殊规律,探索出一条具有交大特色的医...
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中国90%的大模型该被淘汰
要做一个真正能够为临床服务的大模型,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主要是数据比较难收集。比如要做一个影像学的大模型,只给它几个影像,这个模型肯定没用,需要提供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影像才行。需要让模型学习到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这样它才能成为权威。如果泛泛地谈论一个通用医疗大模型,我不相信谁能够做得很好,我更倾向于...
重塑鼻咽癌临床分期标准新模式!马骏院士团队带来“中国方案”
马骏院士指出,一方面,将免疫治疗加入综合治疗模式,进一步改善高危鼻咽癌患者的预后,提高其生存率,是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另一方面,如何进一步改良放疗技术,缩小放射治疗的靶区,从而减少后遗症,仍需要未来更多研究的探索。基于影像学技术的鼻咽癌全程化管理刘立志教授谈道,在未来,影像学技术有望全程参与并优化鼻咽癌诊疗,...
北京友谊医院王振常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1月22日,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北京友谊医院王振常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常,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学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首都医科大学耳鸣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医学影像学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