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认识论意蕴(构建中国特色...
叙事体系主要指对一定对象、文本、事实的叙述过程、叙述要素和叙述方式的总和。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基于中国实践,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既具有显著的民族性,又具有突出的世界性。中国社会发展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实践决定了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问题导向。为什么要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如何构...
陈文新 潘志刚:明代殿试策与进士阶层的经史素养
明代殿试策以史为鉴的宗旨,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常有一条明晰的纵向叙述线索,从三代开始,直至本朝;二是陈述历史事实、评论历史内容构成了殿试策的两种重要论述方式;三是对历史事实的叙述和评议具有明确的现实指向。明代殿试策中的纵向叙述线索,发轫于洪武朝,在永乐四年(1406)得以明晰,经过宣宗朝的完善,在英...
历史事实与文学书写的融通:茨威格的历史特写
文学作品是触摸和还原历史的重要文本,也是人们观察、理解和叙述历史的绝佳场域。对于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而言,立足于对历史事实的充分尊重和深入了解,并尽可能地厘清、呈现历史真实,是十分基础且必要的。尤其对于传记文学而言,更是如此。在《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一书开篇序言中,茨威格便开宗明义地强调了这一点:“我丝毫...
图像证史:1930年梅兰芳访美的视觉记忆
事实上,如果说,历史研究分为“历史一”(历史事实)和“历史二”(历史叙述)的话,那么历史图像则提供了“历史三”的选择。[2]它有助于后人对历史人物的认知,建立形象化思维和可视化想象,直接触摸遥远、神秘和真实的历史人物,从图像中,寻找历史的细节与故事。大致而言,根据不同历史年代和科技发展,历史图像应该涵盖卡...
奥斯维辛:历史罪行的深刻剖析,多视角解读集中营真相
与奥斯维辛和纳粹‘最终解决’发展历史上的很多事情一样,它们都朝着最初没有预料到的方向演变”。里斯详细叙述奥斯维辛集中营和波兰犹太人隔离区,都是为了说明,纳粹一开始并没有屠杀犹太人的计划,更不用说消灭所有犹太人的“最终解决”了,大屠杀本身也是一个“累积式激进”的结果。里斯指出,即使是纳粹的首脑...
张海鹏: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宏观反思
哈特在叙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时,居然对中国战场的作用只字不提(www.e993.com)2024年11月26日。近年来,由于中国国力的逐渐强大,中国国际地位逐渐提高,一些西方历史学家开始重新审视中国抗战对于反法西斯战争的作用。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拉纳?米特指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对‘二战’中有所贡献的盟军的认识,有着巨大的偏差……中国依然是被...
【民族文化】《格萨尔》的历史叙事与文化记忆‖诺布旺丹
《格萨尔》的历史叙事与文化记忆诺布旺丹“历史”作为一种主要要素,在史诗文本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与“历史”一同构成史诗内部文本肌理的还有“神话化”和“艺术化”文类。由于这些文类的杂糅、相互融合,使史诗文本肌理不断从客观向主观、经验层到感觉层、世俗到神圣演进。然而,史诗的文本如何演进、变异,在口...
张利娟:论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鸦片战争叙事
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在叙述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时本末倒置,颠倒黑白,过于强调中英的文化差异和清政府的傲慢愚昧无知,虽有提及寻找商品的销售市场,但是在轻描淡写。教科书通过一系列文字、图片、学生活动的描述,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到中国的愚昧上。英国教科书用文化冲突论掩盖了鸦片战争英国侵略中国这一赤裸裸的事实。
马克思的历史观与哲学变革
唯物史观的创立,彻底解构了用观念的历史叙述代替现实的历史叙述的历史观谱系,建构起了用现实的历史叙述代替观念的历史叙述的全新的科学历史观,使对人类历史发展的理解和把握奠立在现实的客观物质基础之上,真正走上了科学的大道。从此以后,历史观再也不是“僵死的事实的汇集”或“想象的主体的想象活动”的幻影,而是现实...
左玉河:口述历史视域中的真实性
从口述者亲身经历的客观存在的历史真实,到口述历史文本的真实,中间要经过历史记忆加工、历史叙述呈现、叙述文本整理以及形成口述文本等多个复杂环节。可以说,每个环节都是一重帷幕,阻隔着历史记忆的穿透,从而使客观的历史真实大打折扣并有所变形。不仅客观的历史真实与历史记忆之间存在着阻隔和距离,而且历史记忆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