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鹏: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宏观反思
客观面对历史,正确认识历史,犯了再大的错误也可以新生,可以有机会拥抱光明的未来。在基本的历史事实面前遮遮掩掩,没有承认历史错误的雅意,还想掩盖错误,只能生活在未来的阴霾中。历史是无情的,不尊重历史的人将得不到历史的尊重。我深以为在日本从事政治活动的人们要好好考虑这个问题。二战后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
马克思的历史观与哲学变革
唯物史观的创立,彻底解构了用观念的历史叙述代替现实的历史叙述的历史观谱系,建构起了用现实的历史叙述代替观念的历史叙述的全新的科学历史观,使对人类历史发展的理解和把握奠立在现实的客观物质基础之上,真正走上了科学的大道。从此以后,历史观再也不是“僵死的事实的汇集”或“想象的主体的想象活动”的幻影,而是现实...
历史的镜像:陈士榘将军回忆录背后的真相探讨
事实上,战争中的胜负乃兵家常事,重要的是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中央军委和毛主席对陈毅的批评,并非出于个人恩怨,而是基于战局考量。而王德、黄野松的叙述,却有意无意地将这种正常的军事决策过程复杂化、阴谋化,这不仅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更是对当事人及其战友的不公。再看序文的后续章节,如《积极参与制定...
阎孟伟:历史规律与历史决定论的证成与辩护——驳西方学者对唯物...
如果在那些具体的从不重复出现的历史事件中蕴含着支配历史过程的规律,那么,作为尊重事实的社会科学家就同样有责任像自然科学家那样,用普遍化的方法来发现这种规律,历史学不应忽视对历史规律重要作用的揭示。因此,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同弗莱堡学派的分歧,并不在于历史学是否要研究、记述历史中的个体,而在于是否承认历史规律...
张利娟:论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鸦片战争叙事
历史教科书“不仅传达事实,而且传播意识形态,追随政治趋势,并试图通过赋予教科书内容合法性来证明其正确性。”历史教科书难以做到价值中立,总在有选择、有遗漏地呈现历史。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标志着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也是中英之间在近代爆发的第一次战争,英国是战争的发起者和...
左玉河:口述历史视域中的真实性
第一重帷幕是从历史之真到记忆之真,即从口述者亲身经历的历史真实,到口述者将历史事实存储为历史记忆的过程(www.e993.com)2024年11月26日。历史真实经过口述者的记忆存储、保持与回忆诸环节的过滤与筛选,形成了历史记忆。这中间因记忆的特殊机能而使历史事实有所变形,并非全部的历史真实都存储为历史记忆,大脑中存储的历史记忆之真也与历史之真有...
葛剑雄:历史真实和文学虚构
是因为它符合当时的历史价值观念。这也反映了孔子后来在对待历史记录时采取的一种方法——即把价值观念置于历史事实之前。我们再看看《史记》中的《鸿门宴》,司马迁的叙述仿佛身临其境,然而事实上他与那段历史相隔甚远。鸿门宴中的诸多细节,如樊哙闯入宴会,项羽赐予生肉,他随即在盾牌上割食,这样的细节在当时真的会有...
《新史学》第17卷:历史与表象之间
下文为集刊《新史学(第17卷)》导语《历史与表象之间》,李里峰著。《新史学(第17卷)》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主办,李里峰主编。导语:历史与表象之间文|李里峰黑格尔指出,“历史”一词将主观与客观结合在一起,它既包含事情的叙述,也包含事情本身,当我们研究“过去”的时代,一种“现在”便涌现在我们心头,...
在“区域”中发现中国“大历史”——区域史研究的历程、现状与展望
庞大稳定的学术共同体、专业刊物、专门学术科研机构,这些都表明区域史研究目前是历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沿领域,愈来愈多学者尤其是青年学人加入其中。区域史研究的兴起,与史料范围内涵的扩大尤其是对民间文献的挖掘、研究视角的转换即摆脱单一国家叙事、方法的创新即社会科学理论的影响等密切相关。尽管徽州、江南等地研究...
哲学| 陈先达:历史的意义
说明意义的历史叙述便是因果叙述。感情会不会影响历史判断的公正性?这是历史研究的一个难题。自然科学家不会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研究对象中,历史研究则不同。因为历史研究的对象总是与人相关,研究者难以怀有一种超然的态度,而往往怀有对研究对象的同情或憎恨。因此,历史学家在自己的著作中放进的东西的确比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