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资格来叙述巴勒斯坦?
谁有资格来叙述巴勒斯坦?本文同步刊发于小鸟文学第四十四卷,为免费内容。萨里·努赛贝出身于历史悠久的阿拉伯家族,他记忆中的巴勒斯坦曾是多种文化共存的祥和之地,然而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的余波与数次中东战争,这一地区成为暴力与割裂的代名词。巴以冲突是如何源起与演变的?为何国际社会多次斡旋都无果而终?巴勒斯坦的年...
从人物形象和语言运用的角度阐述评书传统书目《三国演义》
比如曹操看望蔡文姬,评书较原著内容有所增加,由缶引出渑池会、由醒酒毯引出伯邑考献宝、由鱼藏剑引出专诸刺王僚,看似与原故事有所偏离,但最后借三绝碑蔡邕题“黄绢幼妇,外孙虀臼”的典故引出杨修揭秘,不动声色地为后文杨修之死埋下伏笔。在“杀杨修兵退斜谷”中,杨修因传“鸡肋”而死,此时倒笔叙述他昔日恃才傲...
笔者阐述莫言抄袭始末的论文,被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挪用
在上面的这段文章中,直接移用了笔者的原文的叙述手法:“在《白棉花》中,莫言对女人的挑水动作进行了神话般的赞美”的行文句式,完全是来自于笔者的笔法。《跨越时空的对话——莫言与肖洛霍夫可比性初探》中,直接将笔者对莫言作品与《静静的顿河》中的人物性格相似性的判断,移用不误,甚至连语句的判断形式都没有任何...
写作练习 | 将作者、叙述者和人物分开
在这种模式中,他对自己和叙述者展开的小冒险进行了阐述性评论。但即使霍尔登对他所断言的每一件事都绝对肯定,存在于霍尔登和小说之外的作家塞林格也对叙事进行了设想,因此我们客观地将霍尔登视为一个迷失的男孩。霍尔登的感知和我们的客观感知之间的裂痕,通过塞林格将自己与霍尔登在想象中分开的能力,形成了叙事中的...
《在故宫看见中国史》阐述历史细节
《在故宫看见中国史》(作家出版社),通过讲述故宫文物背后的故事,呈现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及其重要影响,同时横向比照西方同时代历史,揭示了中国历史的独特性和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及意义。该书吸取古今中外历史学研究成果,多角度、多层次讲述了作者眼中的中国史。作者善于捕捉历史细节,又不失宏观视角,叙述上简明...
【民族文化】《格萨尔》的历史叙事与文化记忆‖诺布旺丹
《格萨尔》的历史叙事与文化记忆诺布旺丹“历史”作为一种主要要素,在史诗文本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www.e993.com)2024年11月23日。与“历史”一同构成史诗内部文本肌理的还有“神话化”和“艺术化”文类。由于这些文类的杂糅、相互融合,使史诗文本肌理不断从客观向主观、经验层到感觉层、世俗到神圣演进。然而,史诗的文本如何演进、变异,在口...
人类道德增强与人格同一性
他认为,有理智、能思想是衡量人格的标准:“所谓人格就是有思想、有智慧的一种东西,它有理性、能反省,并且能在异时异地认自己是自己,是同一的能思维的东西。”[1]学界主要从心理学、生物学、叙事、人类学等视角来阐述人格同一性的内涵并提出相应的判断标准。[2]随着现代生物医药技术、认知科学、脑科学以及人工...
师曾志:《虚实共生中追寻“真实”与“创造”的生命叙事》
柏拉图在讨论叙事时将内容与形式一体化,以“事件”为中心来阐述他对叙事的理解。事件成为一种溢出或意外,不断打破常规思维与认知方式。事件化正是真实与真理显明的过程,而真实与真理也存在于事件的断裂与贯通中,正因此,生命得以进化与创造。事件以断裂的方式存在,并非表征着自然与社会内在发展规律的断裂,而是指人类无...
罗墨轩:世德堂百回本《西游记》乌鸡国故事的叙事功能与文本意蕴
最后,在八十一难的整体视阈中,乌鸡国故事所处的位置也体现了小说对叙事节奏所做出的有意调整。出现在世本第九十九回、作为取经故事之骨架的八十一难是世本《西游记》叙事结构的典型反应,有学者称之为珠链式结构,以串接在一起的珍珠形容之,[25]确为妙喻,但西游故事与故事之间的串接并不是一个随意排列的表格,而是有...
李友东:基于“西方史学史”的非虚构写作教学实践与理论反思
李友东教授介绍了什么是史学的非虚构叙事写作,和基于什么动机想要在《西方史学史》的本科课程里,尝试非虚构写作教学实践,同时对历史写作体裁做了理论反思,最后是一些具体的例证和总结。一、非虚构写作的现实语境当前历史学以分析式学术论文(essay)为主的单一写作训练模式,在当代社会面临着各种挑战,这是开展历史非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