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寻找共鸣
1987年到1989年在北大学习期间,柯马丁对中国文学的前期作品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他当年的北大老师、著名古典诗歌学者袁行霈教授如今已年逾八十,仍与柯马丁保持着联系。1992年,柯马丁完成关于六朝诗歌的硕士论文;4年后又撰写了关于汉代诗歌的博士论文,并从此踏上专业研究之路。完成博士论文后,柯马丁前往美国,至今已在美执...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汇编(送给孩子们)
乐府诗继《诗经》、《楚辞》之后,两汉乐府诗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又一壮丽的景观,作为一种新的诗体,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陌上桑》与《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中的最优秀的作品,也是叙事诗的代表作。《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是汉乐府叙事发展的高峰。见于南朝徐陵编纂的《玉台新咏》。《...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寻找共鸣_河北新闻网
美国汉学家、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教授柯马丁(MartinKern)就是被中国文化所吸引,继而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寻找到共鸣,并探究其发展、演变过程,梳理古代中国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之形成。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柯马丁讲述了他与中国、与中国文化的邂逅,以及如何通过比较性思考和研究理解文学乃至文化。20世纪80年代,柯马...
世界诗歌日|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可持续思想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吕氏春秋·首时》)释义:这句话强调了节制和知足的重要性,对于可持续发展有着深刻的启示。09“春耕、夏耪、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于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侯宗原国学:《易经》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深远影响
一、《易经》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影响《易经》的哲学思想和象征体系对中国古代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代诗人常常借用《易经》的意象和卦象来表达深刻的哲理和情感。1.象征意义的运用:《易经》的象征体系包括阴阳、五行、八卦等,这些象征意义在古代诗歌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通过诗意的沉默,中国古代诗人突破了语言表达的局限性
这种时空意识的导入,是中国诗人在超越自己的个人经验时所常用的手法,正如刘若愚所指出的:“自然,中国诗人表现个人的情感,但他们常常能超越于此,他们把个人的感情放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宇宙或是历史的背景上来观察,因而他们的诗歌往往给人以普遍的与非个人的印象(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当然,这对全部中国诗歌来说未必尽然,但中国最出色的诗人确...
[中国妇女报]辛晓娟:在唐诗里,觅得一方自在的精神家园
我深深感到,随着民族自信心的不断提升,大家对于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经典文本越来越关注。当时,录制《中国诗词大会》时,全民对诗词的喜爱度、参与者们的诗词储备量和节目的反响之大都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很多并没有在学院中念中文系的人,有强烈的愿望和需要去学习系统的古代文学知识。因此我认为,专业的研究者应该更多参与...
入选10月文艺联合书单10月榜单,这部世界经典巨著历久弥新
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敦煌的民间音乐文化发展久远,从汉唐伊始就已经非常丰富。民歌、宝卷、曲子戏是敦煌民间音乐文化中至关重要的部分,于2006年申请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套丛书为三册,分册收入民歌、宝卷、曲子戏等相关内容,由作者历经近40年采集整理而成,并对其历史渊源、传承发展进行介绍。系统梳理了在生活...
一周观展|上海观中国油画百年,蓬皮杜看超现实主义百年
暑假将近尾声,浦东美术馆“普拉多博物馆中的西班牙往事”也到了最后一周,从中可以看到欧洲绘画的历史和面向现代主义的转向;与之相对,刘海粟美术馆“百年中国油画掠影”、世博会博物馆的“潘玉良的艺术之旅”等,以东方视角,从上海出发讲述油画的中国历程。
彭娟、龚乙:“湖南省古代文学学会2023年年会暨古代文学学科建设...
(一)诗歌研究蔚为大宗杜诗学一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热点问题,“杜诗学”之名形成于金元时期,时至今日,杜诗学在原始文献梳理与理论体系建设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湘潭大学的雷磊教授在《明代杜诗学中学杜与变杜:以杨慎的张含诗歌批评为考察中心》中以杨慎的张含诗歌批评这一角度探讨明代杜诗学的新发展。杨慎的张含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