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掀起莎士比亚的“暴风雨”
一切要从这位文豪的《暴风雨》说起——它是莎士比亚独立完成的最后一部剧本,也是他笔下唯一一部遵守“三一律”的剧作。源自古希腊戏剧的“三一律”本身是古典味十足的创作手法,然而《暴风雨》却始终闪耀着时代尖端的智慧与科技之光——主人公是没有国土的帝王、一位大魔法家,他能用意念驭使精灵,呼召风雨,点化沉舟。
法国图书馆发现首版莎士比亚作品集
圣奥梅尔发现的这本书可能会引发一场关于莎士比亚的宗教信仰的争议——过去曾有说法认为这位剧作家是一名地下天主教徒。有学者根据对开本第一页上的名字“内维尔”推测,这本书可能是17世纪50年代由一个叫作爱德华·斯卡尔斯布里克的人带到圣奥梅尔去的。斯卡尔斯布里克来自英国一个著名的天主教家庭,曾用“内维尔”的...
莎士比亚凭什么红了400年?人生的困惑,他都有解药
它就是:《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全集》。莎翁的悲喜剧全集有很多版;而这一版,在豆瓣的分数高达9.1分,从内容到装帧,都是我见过上好的~该版本的文字内容,是目前公认正宗的朱生豪译本。朱生豪一直主张“保持原作之神韵”,译文流畅,文词华丽;他所翻译的莎翁作品,被公认为完美再现莎翁神韵、通俗易懂的经典传世译本。
《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全集》:莎士比亚的情节动力究竟是什么?
我特意将这套书,与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修订版《莎士比亚全集》比对了一下,发现朱生豪原译,对莎剧中的一些无关情节的插科打诨的地方,删节较多,人文版补全了这些部分,同时对朱译的一些用法,也作了改译,虽然改动不大,但还是看出后来的修订者对朱译作了较多的枝枝叶叶的变动,比如在《奥瑟罗》一剧中,朱译如下:“他从...
急管繁弦,新绿溅溅—学习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暴风雨》第三乐章有感
事实上,贝多芬在世时也没有人用“暴风雨”来称呼它。这“暴风雨”名字源于AntonSchindler(安东·辛德勒,此公1814年认识贝多芬并从1822年起住在贝多芬的家)与贝多芬的一次私人谈话。辛德勒说贝多芬在回答他怎样理解这首d小调和作品57号f小调(第23,日后俗称《热情奏鸣曲》)奏鸣曲时,建议他读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
抓马教育《风暴之眼》观剧团招募 | 走近莎士比亚,体验戏剧魅力
首先我们将以工作坊的形式探索《暴风雨》中的重要场面,理解并欣赏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的情节(www.e993.com)2024年11月23日。通过塑造不同的角色,去演绎人生,对话莎翁,释放暴怒、狂喜、悲伤...重塑自我。以此深入了解莎剧的语言特色及主题思想;探索其与当下时代及年轻人的连接角度;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学会如何欣赏一部戏剧:看什么?怎么看?为什么看?
贝多芬与莎士比亚跨时空对话 专家解读黑白琴键上的“暴风雨”
“在第三乐章,我们看到了普洛斯波罗在戏剧中向观众们道别,这实际上也是莎士比亚借普洛斯波罗向所有人道别。《暴风雨》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最后一部戏剧。”邹彦说。经典音乐、经典戏剧让世人不断回味。当这场独特的对话落下帷幕时,观众们依依不舍,沉浸在那份深刻的艺术震撼之中。随着这场活动的结束,行知读书会2023年圆...
莎士比亚红了400多年,凭什么?
说到吝啬鬼代表,一定避不开《威尼斯商人》的夏洛克。现在网友特别喜欢一句话“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其实出自莎翁的《暴风雨》。可见,莎士比亚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他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笔下的人性百态超越了时代。读懂莎翁,也就看懂了生活。订阅/续订南方周末年会员...
读本丨世界读书日为什么选莎士比亚?
的确,莎士比亚有着理解和描绘人类灵魂的无与伦比的能力。他的作品彰显人文、塑造人物、洞察人性、探索哲学,同时又做到了语言独到而精微,成为一种文化标识和世界性的文化符号。莎士比亚的作品,被认为是和希腊罗马神话、《圣经》齐名的三大西方文化母本之一,无数的艺术形式、商业设计从中获得灵感与原力。人们赞美爱情离...
莎士比亚戏风的再现
《暴风雨》一幕二场,精灵爱丽儿遵从主人普洛斯彼罗指令,凭强大魔法掀起一场暴风雨,将主要仇敌那不勒斯国王阿隆索、米兰公国篡位者安东尼奥等人抛入大海。莎士比亚这样描绘暴风雨的猛烈:“周甫的电闪,可怕的霹雳的先驱,不会比我更短促,眼睛跟不上。地狱火般咆哮的火焰和爆裂声,好似要围攻最强大的尼普顿,叫他勇敢的浪涛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