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把鲁迅的文章做成了鸡肋?
最起码,有利于避免对鲁迅先生的误读。此事与民族、国家等宏大而抽象的概念无关,只要我们的教育能够培养出理性的个体,让年轻人拥有健全的人格,他们自会于个人利益与社会责任之间做出明确的判断。相关文章二:晦涩?压抑?"去鲁迅化"是隔一阵就爆发一次的癔症这两天,鲁迅作品是不是晦涩压抑、中学语文教材到底要放几...
鲁迅和茶(图)
其中有一篇署名丰之余的《喝茶》,开头就说:“某公司又在廉价了,去买了二两好茶叶,每两洋二角。开首泡了一壶,怕它冷得快,用棉袄包起来,却不料郑重其事地来喝的时候,味道竟和我一向喝着的粗茶差不多,颜色也很重浊。”这段看似平常的文字,却能让人想象得出鲁迅先生用棉袄包茶壶的神情来,以及没有喝出好感觉...
曾出现在鲁迅先生文章中的一味中药——何首乌
2024-01-0408:06:10乐仁健康河北0:00/0:00速度洗脑循环Error:Hlsisnotsupported.视频加载失败乐仁健康1粉丝乐仁健康,为你的健康保驾护航02:29这可能是最好看的一味中药了03:21为什么甘草会备受青睐?01:04曾经的童年噩梦,没想到却是大自然的馈赠!
为什么鲁迅的文章会陆续退出语文教材?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比如学《藤野先生》,文章开篇“(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为什么要把这些留学生比作小姑娘,用“标致”形容他们隐含作者的什么思想?“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
鲁迅先生的10首经典诗作,一首一个名句,你读过几首?一起看下吧
在文学创作上,鲁迅认为文章的好坏并非由天注定,而是取决于作者的勤奋与才情。他以此勉励诸弟(及广大读者),要勇于挑战命运,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来掌握自己的命运和文章的成败。这种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不仅是对文学创作的深刻领悟,也是对人生道路的重要启示。9、《悼杨铨》近代·鲁迅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
鲁迅文章渐渐从教科书中消失,为何会“去鲁迅化”?余华点明原因
在21世纪初,课本上还收录着《少年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纪念刘和珍君》等等鲁迅先生的文章,如今在翻看人教版以及地方各出版社的教材,基本上很难看到这些文章了(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在询问很多青少年关于鲁迅先生的记忆,他们也只局限于知道这是一位著名的文豪,关于鲁迅先生的文章事迹几乎一无所知,鲁迅先生的痕迹似乎正在被...
叶淑穗:潜心鲁迅研究的六十八年
叶先生是广东番禺人,常和许广平讲家乡话,几乎无话不说,包括烦心事。许广平到博物馆捐献文物皆独自驱车,直接找许羡苏和叶先生。一次留下若干手稿,其中有她写的《风子是我的爱》,再三叮嘱:“这是当年我向鲁迅表白我的感情的文章,也可以说是定情的文章,在我生前不要发表。”另有1932年鲁迅致许广平的7封信,也再三...
西北大学,122岁生日快乐!
1924年,国立西北大学与陕西省教育厅合办“暑期学校”,遍邀国内知名学者来校讲学。鲁迅先生等受邀在此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演讲,演讲记录整理为《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此次讲学成为鲁迅先生一生中唯一一次西北之行。1937年战争频仍,不改兴学之志历尽曲折,求索救国真理...
让幼年鲁迅渴慕不已的“怪物志”《山海经》,被一位学者用现代科学...
古书《山海经》,近些年为什么这么火?或许人们觉得它是“怪物志”,就像鲁迅先生在《阿长与〈山海经〉》中所写,书里“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让幼时的他渴慕不已。在学者刘宗迪(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教授)眼里,《山海经》不仅是中国最古老的地理学典籍,而且还是一部时间之书。它所呈现的...
鲁迅一篇文章,打破了世俗偏见,被中日两国同时收录在课本中!
鲁迅的散文《藤野先生》,回忆了自己在日本仙台求学时,藤野先生对他的帮助。1935年,《藤野先生》被鲁迅的学生增田涉翻译成日文出版。这篇文章多次被收录在中日两国的教科书,以及青少年课外读物中。鲁迅和藤野先生之间的珍贵情谊,也是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史上重要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