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陈楸帆、糖匪、刘希:AI时代的性别、身份和边界
我今天查了一下相关资料,虽然有不少争议,但大部分人仍然认为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是第一部科幻小说。但为什么还有很多人不认同,我觉得很大程度上因为他们不自觉地秉持男性主义思想,认为一个女人不可能开创科幻这一文类。《弗兰肯斯坦》完成于1818年,有趣的是,这一年也是马克思出生的年份——马克思与《弗兰肯...
齐马的记忆与历史
阿拉斯泰尔·雷诺兹著,陈楸帆、刘慧颖译:《齐马蓝》(来源:book.douban)探讨人之何以为人,是以机器人为主题的科幻小说一直以来的旧传统。从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到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系列小说,再到二十一世纪以后的《齐马蓝》,莫不如此。在阿西莫夫的《双百人》中,人与机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大脑。机器人安德...
邱华栋:AI的创造力来源
最具有戏剧性的事件,一个是2017年算法程序MaryShelley重写了玛丽·雪莱的同名小说《弗兰肯斯坦》,而那部人类玛丽写于1818年的长篇小说被视为西方现代文学史上的首篇科幻小说;另一个就是,2018年陈楸帆的短篇小说《出神状态》其中部分内容即是由人工智能机器完成的,并以微弱优势在评比中(AI参与了评选过程)领先于莫言...
当达尔文遇见拉马克——达尔文学说2.0|《信息、生命与物理学》|...
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中,电的确是一种生命力,但现实情况与该小说的作者玛丽·雪莱的想象不同。大多数细胞都带有少量电荷,它们会将细胞内带正电荷的离子(主要是质子和钠离子)泵出,使它们穿过细胞膜来到细胞外,从而在细胞内创造出净负电荷。细胞膜内外的典型电位差为40~80毫伏。尽管这个电位差看似不高,但...
从“三法则”到“换生灵”——当代英美机器人叙事简述|赛博格|...
《弗兰肯斯坦》(1818年第一卷初版)而阿西莫夫的“三法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人类与人造生命的关系。不是所有的造物都会变成怪物,拥有自我意识的机器人或许可被看作“二十世纪的普罗米修斯”,它们并不一定会变成人类的敌人,并不总是觊觎人类的“天火”。在“三法则“的框架下,人类和机器人之间的...
徐英瑾|人与AI,是敌是友?_翻书党_澎湃新闻-The Paper
譬如,世界上的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1818年出版)就设想了用电路将不同的尸体残肢拼凑成人工智慧体的可能性;在1920年上演的科幻舞台剧《罗梭的万能工人》中,“人造人”的理念再一次被赋予形象的外观;在1927年上映的德国名片《大都会》中,一个以女主人公玛丽亚的外形出现的机器人,竟然扮演起了工人运动...
“弗兰肯斯坦的怪物”:韩国制造与古装丧尸
“弗兰肯斯坦的怪物”:韩国制造与古装丧尸在当今的世界,韩国的文化产业已经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李沧东的《燃烧》在戛纳电影节上受到好评,奉俊昊的《寄生虫》在戛纳和奥斯卡上获奖,近年来随着东亚小说向世界译介使得韩国文化更为活跃。在流行文化领域,韩国的文化工业更是来势汹汹,《鱿鱼游戏》借助Netflix火遍全球,...
《弗兰肯斯坦》问世二百年:“鬼故事”是如何成为经典的
第一部科幻小说?作为哥特小说,科学元素是《弗兰肯斯坦》无法忽视的另一个特点。“科学”一词在最初几个章节反复出现,作者还援引了伊拉斯谟·达尔文、伽伐尼和富兰克林的实验。不过,玛丽虽然另有一部《最后的人》可被视为科幻小说,但并不是科幻作家。《弗兰肯斯坦》中的科学比重不高,也没有对创造生命做出合理...
满清时代的中文国风科幻小说,怎么开脑洞?当然是灭英屠美了!
比如我们熟知的“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他的代表作《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发表于1863年,相当于满清同治二年。而那本滋养了无数电影和编剧的《弗兰肯斯坦》,是玛丽·雪莱在1818年写的,相当于满清嘉庆二十三年,距今不过二百年。中国本土的科幻流,从满清时期就开始了,虽说晚了,也只是晚了一点点……...
表演的本体论和影视中的科学家形象:以《三体》改编为例
这一形象显然来自于玛丽·雪莱的科幻小说《科学怪人》(Frankenstein,或直译为《弗兰肯斯坦》)。在1910年第一版《科学怪人》电影中,科学家形象和怪物形象通过镜像形成重叠,用拉康的镜像理论分析即二者合二为一了,表达的是对科学技术的反思,这是从玛丽·雪莱至今西方一直想表达的主题之一,因此这种科学家形象被反复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