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视域下的日本史与中日关系史
2024年10月19-20日,由中国日本史学会主办,浙江工商大学东方语言与哲学学院、浙江工商大学东亚研究院和日本研究中心承办,浙江省中日关系史学会和《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协办的“中国日本史学会2024年年会暨东亚视域下的日本史与中日关系史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工商大学下沙校区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天津社会科学院...
在日本外务省档案史料中探寻胡耀邦及当代中日关系
对于高层政治和外交史的研究,两种东西最珍贵:一是当事人口述访谈,二是档案资料,比如,沈志华对中苏关系、中朝关系研究地如此别开生面,一跃成为全世界最受认可的中苏朝关系史专家,就在于他掌握了丰富的俄罗斯政府档案馆的资料。而深耕于中日关系史以及改革开放史的同仁们,如果可以好好利用日本外务省的资料去做些研究,...
以学术为志业:世界史研究生学术论文写作规范与方法
其中,朱虹副教授和屠含章老师专门就中日关系史、史学理论方向讲述论文写作的技巧。朱虹副教授指出,国际关系史研究经常提及“竞合”的概念,实际上具有竞争与合作的双重含义,但两者之间比重也没有形成定论,因人而异。而中日关系研究难以逃脱战争的历史背景。一般来说,中日关系研究更多关注20世纪以后直至1945年期间的历史。
秦刚:构建新时代中日关系,要言而有信,以史为鉴,维护秩序,互利共赢
45年前,两国缔结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首次以法律形式确认了中日关系发展的原则和方向。这个条约,连同中日间其他三个政治文件,构成了中日关系的政治根基,尤其是“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的重要政治共识,应该严格遵守,说了就要做到。第二,要以史为鉴。日本军国主义曾给中华民族造成深重伤害,至今依然隐隐作...
外交部长秦刚谈中日关系:要以史为鉴
外交部长秦刚谈中日关系:要以史为鉴央视网消息: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3月7日上午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邀请外交部长秦刚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5周年,去年11月中日领导人会晤时,岸田文雄首相表示双方领导人应该就双边...
日媒社论:以史为鉴,建立新型中日关系
参考消息网1月11日报道日本《每日新闻》1月10日发表社论《应向历史学习,建立新型日中关系》,全文摘编如下:今年是日本和中国实现邦交正常化50周年(www.e993.com)2024年11月9日。国际形势已从美苏冷战变成中美对立,中日两国面临着如何重塑互惠关系的考验。经过半个世纪,中日的国力发生了逆转。在邦交正常化时,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中国的...
中日关系史添新史料:遣唐使吉备真备真迹及其研究成果公布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及唐代中日关系史领域再添重要实物史料——曾于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两度到访中国的日本留学生、遣唐使吉备真备亲笔所书墓志铭,于2019年12月25日在文物出版社、深圳望野博物馆举办的新书发布会暨学术成果公告会上正式对外公布。李训墓志原石...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在纪念中推动中日关系前行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在纪念中推动中日关系前行原标题: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题:在纪念中推动中日关系前行新华社记者闫亮73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纪念“8·15”,是为了铭记历史,守护和平。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在中日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日关系得到改善,重新回到正常发展轨道。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日本史学会召开年会 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中国日本史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汤重南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杨伯江研究员分别作了《世界视角下的中日关系》《变化的世界与中日关系:让历史告诉未来》的主旨报告。中国日本史学会会长杨栋梁在致辞。本网记者钟义见/摄杨栋梁会长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是搬不走的...
重新发现台湾:改变中日关系史的牡丹社事件
重新发现台湾:改变中日关系史的牡丹社事件编者按自明末汉人移民来台垦荒,台湾逐渐成为国人口中的“宝岛”。然而我们知道郑成功收复台湾,却并不确切知道郑成功之前荷兰人占据台湾的历史;我们知道《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割让给了日本,但对于日本何时起觊觎台湾,占据台湾之后如何治理台湾毫不了解……最近出版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