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柳叶刀中国报告》显示,气候变化的健康威胁近在眼前
三是气候变化还在损害我们的适应能力和减排能力,进一步加大健康威胁。四是气候行动是缓解健康危机,改善建立公平的良药。五是中国的应对行动有所进步,更多的行动机遇正在涌现。不仅如此,《2024中国报告》还持续迭代优化,在全球报告的16个指标之外,引入3个新指标,并提出两个新观点,分别是气候变化健康影响的预估和复合...
中国高分辨率气候变化预估数据集 赋能精细化气候变化预估|高价值...
随后,使用改进后的版本,进行了未来低、中、高三种典型浓度路径下的长期气候变化模拟,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中国区域高分辨率气候变化预估数据集。 应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规划国家气候中心供图该数据集实现了多个全球模式驱动、多种排放情景的高分辨率、长时间的中国区域气候变化模拟结果集成,为区域尺度气候变化分析...
高价值气象数据产品⑥中国高分辨率气候变化预估数据集赋能精细化...
我国自主研发的高分辨率区域气候变化预估数据提供了答案。国家气候中心首先对区域气候模式RegCM4.4在中国及东亚区域的模拟性能进行了一系列优化和改进,结果显示,改进后的版本对中国地区当代气温和降水的模拟效果有明显提升,尤其是东部季风区,气温的模拟偏差明显减少,降水与观测的相关系数有效提升,对复杂地形区极端事件的模...
中国气象局创新团队系列报道·气候变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估与...
量化了IAP-DecPreS对未来10年我国气候变化评估的适用性;在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估技术研发方面,团队研制了更加精细、精准的5公里未来预估数据,提升对极端事件的模拟效果,并在长江流域等关键区域气候变化极端事件预估中得到应用;在复合极端事件对人类系统影响风险的定量评估方面,团队开展...
筑好应对气候变化“烽火台”
努力实现前沿理论突破。气候变化检测归因研究是理解全球变暖原因、合理预估未来变化的重要科学基石,其技术难点是辨识不同因子在气候变暖和极端事件变化中的“指纹”并量化其影响程度。近年来,气象部门率先开展了检测归因的研究,持续推进气候系统变化和各圈层相互作用的机制分析。“我国不断发展区域极端事件变化的检测归因...
解读丨《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4)》发布
气候变化驱动因子2023年,太阳活动进入1755年以来的第25个活动周的峰年阶段;中国陆地表面平均接收到的年总辐射量趋于减少,且阶段性特征明显(www.e993.com)2024年11月23日。太阳活动表现为11年左右的周期性变化,最短约为9年,最长可达13年。观测显示,2023年,太阳活动进入1755年以来的第25个活动周的峰年阶段,预计其总体活动水平高于第24个活动周...
强化青藏高原应对气候变化行动,防范化解潜在风险
加强历史气候变化趋势分析和归因检测,研发适用青藏高原的区域气候模式和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模型,提升未来气候变化预测预估能力。动态开展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和风险识别,加强积雪、冰川、冻土等冰冻圈观测研究,提升大江大河和大型湖泊水文和生态模拟分析能力,开展典型生态系统演化研究,强化气候变化与居民、旅游、能源、交通等经济社会...
一篇文章了解气候变化与碳中和
图6不同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下的未来气候变化预估。(a)全球表面温度变化(相对于1850—1900年);(b)全球平均海平面变化(相对于1900年)(引自IPCCWG1AR6决策者摘要图SPM.8a,d[2])与平均气候变化相比,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具有更直接的影响和更强烈的冲击。结合观测和模拟证据,全球增暖的加剧...
世界气象日丨气候变化层层迷雾?气象专家帮你一一拨开
气候预测,主要针对延伸期(11天到30天)、月、季节、年度,甚至年代际气候趋势进行预测,包括气温、降水等气象要素相较于平均状态的偏离程度以及重要天气过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等。那么,气候预测是如何进行的,能否预测到几百甚至几千年后的气候形势呢?可以明确的是,未来几百甚至几千年后的气候不是预测,而是气候变化范...
瞭望丨筑好应对气候变化“烽火台”
努力实现核心数据自主。在攻克长序列气候资料难题的基础上,中国第一代全球大气/陆面再分析系统及产品(CRA)正式业务化运行,打破了我国气候变化研究对国外再分析产品依赖的局面;形成中国未来气候变化预估数据集,完成不同排放情景下干旱、极端降水和极端温度变化预估及其影响风险评估。加强重点数据分析。“在包括大气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