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概念的讨论及反思
金冲及认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变成了的”,从1840到1864年“中国开始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但是就整个说来,中国社会的性质基本上还是封建社会”;1864到1894年才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形成,及反动统治秩序暂时稳定时期”;1895到1900年是“中国半殖民地...
蒲清平: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现存的生产关系将转变为生产力发展的阻碍和桎梏,只有改变现存的生产关系,代之以适合于生产力状况的新生产关系,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在由“基本适合”走向“不适合”后,再度走向“基本适合”,实现螺旋式跃变,才能够确保生产力获得解放,为社会输送强大的前进动力。
行龙|“以水为中心”:区域社会史研究的一个路径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在生产关系的三个要素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最基本的,也是起决定作用的要素。长期以来,中国史学界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将土地作为生产资料最主要的要素,对土地所有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并以此为线索进一步讨论中国封建社会何以漫长乃至中国历史分期等重大问题。
新型生产关系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理论的创新发展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出现的生产关系类型,主要有原始公社制的、奴隶制的、封建主义的、资本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其中,以生产资料占有形式的区别为划分标准,原始公社制的、社会主义的和未来共产主义的生产关系属于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而奴隶制的、封建主义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则属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
刘永谋:AI让社会倒退到封建主义?技术封建主义的数字资本主义批判...
迪朗以为,封建主义的关键在于贵族统治权、农奴制、封臣制以及暴力封建战争。这导致“封建主义生产方式有三个显著特点——直接生产者对部分生产工具的所有权,他们在组织工作过程中的自主权,这些工作过程基本上是单独和分散的;最后是与工作过程本身相关的世袭征税的不连续性”。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
在生产关系层面,他指出,人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13](www.e993.com)2024年11月25日。马克思主义所谓的“现实的个人”其实指的就是这种状况,这便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将分工和私有制作为同一个问题两个方面来谈的主要原因。在阶级社会,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往往主导着社会物质财富的分配和精神生活的话语权,所谓社会革...
平子:中国奴隶社会论析
有学者文章称:“郭沫若仅凭大量人殉,就简单地判断商代是奴隶社会”,不能成立,因为“战俘并不是奴隶,只是从原来的生产关系中暂时脱离出来的人,他们究竟属于什么阶级,取决于以什么生产方式与生产资料相结合”。[12]不少人附和此观点,认为安阳殷墟的殷商陪葬者既为战俘,即非奴隶,不能将战俘人殉作为奴隶社会证据。
共产党宣言
由此可见,资产阶级赖以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是在封建社会里造成的。在这些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封建社会的生产和交换在其中进行的关系,封建的农业和工业组织,一句话,封建的所有制关系,就不再适应已经发展的生产力了。这种关系已经在阻碍生产而不是促进生产了。它变成了束缚生产的桎梏。它必须被打破,而且...
柳建辉:中国共产党执政与新中国75年的历史性变革
当时,毛泽东认为,在中国的封建生产关系废墟上是不可能直接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必须要经过人民民主主义这个中间转换的形式。因此,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相互衔接的两步:第一步就是正在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将来要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根据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特点和主要矛盾的分析,毛泽东和中共...
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唯物史观依据
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辩证统一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二者辩证统一。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形成适合生产力状况的先进生产关系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