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清代论诗绝句中的形象及其文学批评分析
清代诗人就常在论诗绝句中把苏轼同前代大诗人并称来谈论苏轼的文学才能和文学地位,如焦袁熙《论诗绝句五十二首》(其四十九),陈启畴《与晴峰鏊论诗十首》(其三)其构思过程同叶燮《原诗》中:“如苏轼之诗……此韩愈后之一大变也,而盛极矣。”“杜甫之诗,独冠今古……其才力能与甫抗衡,鼎立为三”无二,皆是把苏...
专访黄灿然:谜团解开也就是诗歌的末日了
问:在《译诗中的非个性化与个性化》中,您提出诗歌翻译者应具备的三个最佳条件:译者是诗人;译者精通来源语;译者熟悉世界各大语系的诗歌发展状况。为什么这些条件中没有提到精通目标语(译入语)?还是说这一条件包含在“是诗人”中?但这个表述似乎排除了学者和诗歌研究者。对诗歌有准确理解、精通诗歌语言的人,未必有能...
第二届南宁国际诗歌周创作采风活动侧记
诗人们来到茉莉极萃园了解茉莉花产业发展情况。记者陈麒元摄11月的南宁,天高云淡,碧水青山。绿城,滋养了人间烟火,也哺育了诗歌创作。11月10日是第二届南宁国际诗歌周创作采风活动的第二天,中外诗人逛产业园区、品茉莉花茶、访平陆运河、观防洪古堤、赏邕江风光……他们与绿城热情相拥,探寻南宁丰富的山水人文,...
清代官员与地方诗歌总集
????清代官员所编刊的地方诗歌总集的大量出现,带动并影响了各地地方诗歌总集编刊的迅速发展。以卢见曾《国朝山左诗钞》为例,纵观清代山东地方诗歌总集编纂脉络,可以发现《国朝山左诗钞》刊行之后,引起了编刊热潮,除了影响《山左明诗钞》《国朝山左诗续钞》等省级总集之外,各地编纂者在《国朝山左诗钞》基础...
罗时进丨清代诗歌的复杂性生成背景与可能性研究进路
客观来说,诗歌史发展到清代,从内部结构的技术层面来说,已经不存在经验不足的问题,而是经验饱和到了相当的程度。因此,从理论或实践上看,清代诗人一般不会困于如何写作;而研究清代诗史,因对象数量庞大,似乎是比较便于将一部分突破了平流层的作家、作品进行有规律的线性(或网状)组织、有一定深度的理论阐述的。但事实...
清代官员与地方诗歌总集-光明日报-光明网
????清代官员所编刊的地方诗歌总集的大量出现,带动并影响了各地地方诗歌总集编刊的迅速发展(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以卢见曾《国朝山左诗钞》为例,纵观清代山东地方诗歌总集编纂脉络,可以发现《国朝山左诗钞》刊行之后,引起了编刊热潮,除了影响《山左明诗钞》《国朝山左诗续钞》等省级总集之外,各地编纂者在《国朝山左诗钞》基础...
左鹏军|从江南到岭南:文化的受容与形塑——岭南对江南文化的接受...
清代江苏著名诗人、诗论家洪亮吉在《道中无事偶作论诗绝句二十首》中对岭南诗人给予特别关注,其中一首云:“药亭独漉许相参,吟苦时同佛一龛。尚有昔贤雄直气,岭南犹似胜江南。”洪亮吉的评价反映了江南诗人对岭南诗歌的基本态度,体现出一种文学价值取向和基本价值认同。清代前中期岭南文学的全面发展,愈来愈多地...
江南名士 | 高启:明王朝诗歌悲剧里的自适人生
高启则不然,他也抒发故国之思和生民之痛,但自始至终,他精神不萎靡,心境阔朗,懂得进退。清代李重华《贞一斋诗话》对刘基与高启诗才作过比较,说刘基“本领雄杰”,高启“骨性秀出”。《弘治黄州府志》里的刘基黄州《邾城》诗图源网络“骨性秀出”四个字,点的非常妙,也能概括高启的人生姿态。高启能知进退,...
吴思敬谈诗歌教育: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就新诗百年的发展历程来看,比起旧体诗词来说,新诗与时代大潮相呼应,与当下的现实生活贴得更紧,因此就更能激发读者的情感,引起读者的共鸣,触动读者的灵魂。如果能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诗歌教育,在青少年的心灵中播撒诗的种子,那么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品格会有重要的影响。
【历史文化】王川:清代驻藏大臣治理西藏边疆的历史经验
职衔的不统一,正是当时这一制度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派遣没有定期、职能不够完善的体现。到了清代中期,此时的诸种文献之中,出现了“驻藏帮办大臣”的称谓,与“西藏办事大臣”并列,如道光十三年(1833年)“命西藏办事大臣兴科来京,以驻藏帮办大臣隆文为西藏办事大臣”[8](P.18)。到了晚清时期的光绪二十九年(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