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改变知青命运——关于1977年高考答香港记者问 | 作者 徐景洲
何况每年都有大批在农村锻炼两年多的知青考上工农兵大学生,或者进城当了工人。总之,生活很有希望,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的是,当年下乡的口号是“扎根农村一辈子”,在上山下乡初期,大家也都抱着这样的决心,但后来,知青政策发生了变化,表现好的可以回城当工人或上学,于是“扎根”便成了一句政治...
1977年高考第一位文科女状元今何在:没选择出国,退休前是副厅级
因为根据刘学红女士自己的说法,1977年10月21日,广播里传来了国家恢复高考的消息时,她还在密云农村插队呢。刘学红以及知青点所有的知青都无比兴奋,不但都报了名,而且都开始了紧张的复习。要知道当时白天刘学红等知青都还要照常上工,只能在劳动的间歇和晚上的空闲时间才能看书学习。由于从得到消息到开考只有短短的50...
1977年,女知青李雪梅准备参加高考,却被丈夫偷喂了安眠药
李雪梅醒来后指着丈夫喊道:“你的自私毁了我一辈子!”随后在一个人的时候,吞下了整瓶安眠药...高考刚恢复的时候,每个人都渴望通过高考重新改变自己的命运,可以说有的人耗尽半生就是为了这么一个机会,女知青李雪梅也是这万千考生中的一员。为了响应上山下乡的政策,李雪梅毅然放弃自己优越的家庭条件,怀着一颗斗志...
在知青是否返城问题上,邓小平表示:你总得允许别人提意见吧
在1979年国务院会议中,邓小平提出:“知青返程时大问题,让娃娃们回来吧!”最终确定了允许广大知青们有秩序,有计划的返城。1980年10月1日,中央正式决定过去下乡的知识青年可以回故乡城市。消息传出,广大知青们欢呼雀跃,但同时,由于广大知青大规模回程,导致城市没有对应的工作岗位安排给知青们,造成了城市秩序的混乱...
1977年,女知青返城前颤抖地解开衣扣:为我们的过去画上句号吧
1977年,一安徽女知青准备返城,但她舍不得男友。夜里,她来到男友住处,颤抖地解开衣扣说道:“今晚,为我们的过去画上一个句号吧!”可是,回家后她却后悔不已!她叫于文娟,安徽蚌埠人。1969年,19岁的她和同学踏上了开往准北的知青列车。没想到,在这里她经历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1977年,女知青返城前向男友提分手,却突然解开衣扣,转身关了灯
1977年,女知青于文娟走进了心爱男友的居所(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她颤巍巍地解开上衣纽扣,泪眼婆娑地说:“胜利,让我们为这段爱情画上完美的句号吧。”在这个决定的瞬间,她深知这是一种释怀,也是一种放手。翻开时光的记忆册,回到了1969年,19岁的于文娟,踏上了安徽蚌埠老家前往淮北的火车。
漂亮的女知青,重生醒来第一件事:找回前世被抛弃团长,军嫂文
第三本《重生相守1977》——公羊鱼精彩小剧场:沈月华病了一场,又经历了这样的糟心事儿,好几个月都缓不过来,对周围的事情也不怎么留心。等到有一天吃早饭的时候,突然吐出来的时候,她才意识到了不对劲,去村里的赤脚大夫那儿号了脉,才知道自己居然有了三个多月的身孕。她当时愣了很久,在得知自己怀了孩子之后,...
仁布知青张爱斌回忆高考,冬季高考:我生命中的1977
1977年恢复高考这是个让人振奋的好消息1976年12月17日,张爱斌一行终于到达了他们的新家——仁布县德吉公社和贡热公社。开始,大家住在公社的会议室。之后,公社给知青们划出一块地方建立了农场,知青和农场的藏族社员一起打土坯盖房子,这就算在仁布“安家”了。当时,知青们抱着“扎根”的想法,干起活来不惜力,...
【寻家】当时父母是下乡的知青,父母在左脚脚趾上有两个黑点
听姑姑讲,我于1977年2月2日出生在黑龙江佳木斯中心医院妇产科。据说亲生父亲是北京人,母亲是上海人,当年在黑龙江佳木斯市是下乡知识青年。俩人急着返程。就由黑龙江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护士王义兰把我送给了她的亲弟弟家。我左脚脚趾上有两个黑点(据说是当时亲生父母做的记号)。据说曾经亲生母亲和姥姥找到医院要找我,被...
1977年,他们在日喀则仁布县参加了冬季高考
仁布知青张爱斌回忆42年前的高考冬季高考:我生命中的1977奔赴祖国西南边陲他被分配到日喀则仁布县1976年10月28日,17岁的张爱斌,随着知青队伍从家乡南京出发。初冬的江南,已经颇有些寒意,然而在这22个年轻人的心中,却像揣着一个火盆似的。因为他们即将踏上祖国的西南边陲——西藏,他们选择扎根一辈子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