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材资讯】清华大学沈洋教授课题组在高温储能聚合物电介质领域...
近日,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沈洋教授课题组将两种带有不同官能团(环己烷和砜基)的小分子作为功能基元,合成了一种兼具宽带隙、大偶极矩和高结构稳定性的双官能团偶极玻璃聚合物,并制备了双官能团偶极玻璃聚合物-商业化聚酰亚胺共混电介质。双官能团偶极玻璃的分子量超过了30000gmol-1,因此在较高含量下(~10wt%)依然可以...
清华大学解决聚合物电介质高温应用难题的新材料突破!
近日,来自清华大学沈洋、WeibinRen等研究人员在聚合物电介质的研究中取得了新进展。该团队设计并制备了一种聚合物混合电介质,结合了常见的聚酰亚胺和一种由小分子组件合成的双功能偶极玻璃(DG)聚合物。这一新型材料不仅在高达10wt%的加载量下保持了良好的热稳定性,还显著提升了电介质的极化和击穿强度。通过优化分...
清华大学沈洋教授《自然·通讯》:弛豫铁电聚合物中极性螺旋的诱导...
沈洋、郭梦帆与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尼尔·马撒(Neil.D.Mathur)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南策文,副教授马静、易迪,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研究员高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副研究员徐贲,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化示范学院特聘研究员沈忠慧为该研究提供了重要帮助。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
清华大学沈洋:用于电容储能的聚合物纳米复合电介质发展现状 |...
研究团队通讯作者沈洋: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通讯作者南策文: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通讯作者张树君: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教授第一作者杨敏铮:清华大学材料学院2020级直博生论文信息发布期刊《自然·纳米技术》NatureNanotechnology发布时间2024年1月3日文章标题Polymernanocompositedielectrics...
清华大学沈洋课题组 Nat. Nanotechnol./Nat. Energy:在高温储能...
近日,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沈洋教授课题组围绕“高温储能聚合物电介质”主题,先后在《自然·纳米技术》(NatureNanotechnology)期刊和《自然·能源》(NatureEnergy)期刊上发表综述和研究成果。聚合物电介质是薄膜电容器的核心材料,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电速率快、使用温度范围大、耐电压能力强等优势,在各类先进电子电力系...
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成杰青基金资助重点
导读:5年时间(2012-2016),在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三大材料学科中,工程与材料学部杰青基金资助了54位科研人员,资助金额1.675亿元(www.e993.com)2024年11月18日。5年时间(2012-2016),在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三大材料学科中,工程与材料学部杰青基金资助了54位科研人员;其中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9000万元,金属...
清华大学南策文院士/沈洋教授团队在全固态锂电池领域获新进展
鉴于此,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南策文院士、沈洋教授团队报道了一种可弯曲的、具备高锂离子电导率的超薄复合固体电解质膜,该膜由硫银锗矿硫化物Li6PS5Cl和极性聚(偏氟乙烯-共三氟乙烯)P(VDF-TrFE)框架组成。Li6PS5Cl和极性P(VDF-TrFE)之间的相互作用确保了复合电解质膜在室温下的高锂离子传导率(≈1.2mScm-1)和...
清华大学全固态锂电池新突破:迄今为止循环寿命最长
据悉,这项新技术由清华大学南策文院士、沈洋教授团队研发,其采用静电纺丝-渗透-热压法制备了一种由Li6PS5Cl和极性聚偏二氟乙烯-共聚三氟乙烯(P(VDF-TrFE))骨架组成的薄而柔韧的复合固体电解质(CSEs)。在室温下,这种具有复合固体电解质(CSEs)的全固态电池(ASSBs),在1.61C下100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为92%,1.61...
清华大学举行长聘教授聘任仪式,校长:一流大学要有一流师资
4月25日晚,清华大学长聘教授聘任仪式在艺术博物馆举行。校长邱勇,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姜胜耀,党委副书记邓卫,副校长杨斌、王希勤出席会议,与22位新晋升或新引进的长聘教授齐聚一堂,共享喜悦。仪式由人事处处长郑力主持。邱勇在仪式上致辞邱勇代表学校对各位长聘教授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说,长聘教授代表着大家的学...
2023先进电子材料创新大会
导读:2023先进电子材料创新大会聚焦于“新材料与产业发展新机遇”,瞄准全球技术和产业制高点,紧扣电子信息产业关键基础环节的短板,不断延展,着力突破高端先进电子材料产业化发展难题,拓宽新兴市场应用。一、大会概况先进电子材料,作为信息技术产业的基石,是支撑半导体、光电显示、太阳能光伏、电子器件等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