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考古大家访谈|华翰维:国家起源考古学研究的奠基者
华翰维教授研究成果丰硕,其代表作有:《马达加斯加中部早期国家形成:塔那那利佛西部考古调查》(EarlyStateFormationinCentralMadagascar:AnArchaeologicalSurveyofWesternAvaradrano,密歇根大学人类学博物馆,2007);《美索不达米亚早期城镇的农业生产管理》(TheAdministrationofRuralProductioninanEarlyMesopota...
海外考古大家访谈|路易斯·宾福德: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考古学家
在芝加哥大学,他主要讲授“新世界考古学”(美洲考古)、“统计学方法在考古学中的应用”等课程。1962年,他发表了《作为人类学的考古学》(Archaeologyasanthropology)重要文章,在美国乃至国际考古学界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此文甚至被看作是“新考古学”诞生的标志。这篇文章给宾福德带来了一些麻烦,但也因此奠定...
海外考古大家访谈|科林·伦福儒:考古学的科学哲学思考
科林·伦福儒(ColinRenfrew),英国著名考古学家。他的名字与20世纪许多重要的考古学理论建设相关,包括“过程主义考古学”、“新考古学”、“认知考古学”、“前印欧语系”的起源等。伦福儒早年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受到格林·丹尼尔(GlynDaniel)教授的很大影响。1981年,他接替退休的丹尼尔教授,成为剑桥大学迪斯尼讲席教...
中国考古学的丰碑 纪念考古学家石兴邦百年诞辰
石兴邦先投于学贯中西的吴定良先生门下学习人类学,课程涉及史前史、考古学、体质人类学和统计学。后来,他又师从自英国学成归国的夏鼐先生学习考古学。1950年,夏鼐被调到北京,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石兴邦跟着导师来到北京,开始了自己的考古生涯。几年后,他积攒多年的才学与抱负得以在陕西老家的天地间施展。
徐坚丨未来考古学:未来的考古学家如何看待我们和当下?
未来的考古学家可以从骨骼、工具到空间的很多层面知晓过去。直到20世纪末期之前不久,人类一直生活在饥馑的恐慌之中,然而饥馑的记忆却迅速消失了。从骨骼测量上看,在统计学意义上,人类的平均身高稳定增长,平均寿命不断提升。骨骼附着的组织分析显示,人体肌肉越来越少,脂肪含量越来越高。病理组合也在发生变化,营养不良...
著名考古学家石兴邦去世,享年100岁
“我记得去吴先生家待了两三天,考场就设在他家客厅,考生就我一个人(www.e993.com)2024年11月18日。导师随手从书架上拿了一本德裔美国人类学者弗朗茨·博厄斯的著作《原始人的心智》,让我当场翻译第一章《种族偏见》。”石兴邦跟着吴先生选修了史前史、考古学、体质人类学、统计学等,尤其喜欢考古学。第二学期开始,他听说同一个系的教授...
纪念考古学家石兴邦先生100周年诞辰 “他几乎可以和半坡遗址画...
在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的边政系求学时,石兴邦对人类学愈发感兴趣,广泛涉猎了民族学、史学、外语和少数民族语言。1949年,他进入浙江大学人类学系攻读研究生,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代研究生。石兴邦先投于学贯中西的吴定良先生门下学习人类学,课程涉及史前史、考古学、体质人类学和统计学。后来,他又师...
姚明小时候最想当考古学家,看看这些大学者如何实现梦想
华翰维教授对未来一代中国考古学家的建议是学习古代汉语和几门外语,还应该学习计算机编程等技术,并在进入大学后参与考古学分析、清洗出土遗物、统计数量、分析器物群、协助教授撰写报告等,还要发展一些非考古类的技能,“人体生物学、地质学、建模以及某些古植物学、动物学和统计学等方面的训练也是多多益善的。”...
中国的首次发现:来自华南地区志留纪早期的新属新种——秀山恐鲎
但能将一个化石细胞放入细胞周期中的一个特定位置,这在古生物学中还是相当新的。这就是IVPP科学家的目标之一:改善化石中的细胞图像。此外,该团队还分离出了一些细胞,并用全世界生物实验室中使用的一种化学品对它们进行染色。这种紫色的化学物质被称为苏木精,能和细胞的核结合。在对恐龙材料进行染色后,一个恐龙...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逝去的背影(倪庆饩、杨心恒)
杨心恒(社会学家)2月19日在天津逝世,享年86岁1932年9月生,江苏邳县人,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曾任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社会学学科重建的重要发起人,为南开社会学和中国社会学的传承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著有《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方法初步》《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