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2期】关联整合|一路贬谪一路歌,初中全册语文书贬谪诗文...
但苏轼看到的并不是真正的藻、荇,而是“盖竹柏影也”,观察角度也由俯视变为仰视。一个“盖”字,传达出作者从恍惚中回神的细微心理变化。通过水中浮影,苏轼看到的是象征着不屈气节的竹柏,以及空明澄清的月光;透过眼前之景,他看到了更加广袤的天地。有限的现实空间与无限的心灵空间形成对比,体现了苏轼的豁达超脱。...
初中语文各年级古诗文默写大汇总!含部编版新增教材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诗人怅恨久别,用埋怨的口吻对月亮无可奈何地发问的句子是: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词人以理遣情,希望重共赏明月中互致慰藉,离别之憾在兄弟友爱中得到补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3.宋代著名词人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下阕...
部编版初中语文7-9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汇总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诗人怅恨久别,用埋怨的口吻对月亮无可奈何地发问的句子是: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词人以理遣情,希望重共赏明月中互致慰藉,离别之憾在兄弟友爱中得到补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3.宋代著名词人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下阕...
初中语文常考23篇文言文阅读汇总(收藏)
为下文写夏水的迅猛做铺垫。5.“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课文结尾引用渔歌有什么好处?渲染秋天悲凉、萧瑟的气氛;与第一段相照应,使人进一步感受到三峡地区独特的地貌特征“山高、岭连、狭窄、水长”;从本段看,是对前面写景的补充;从全文看,与前文“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相呼应...
国学经典如何融入初中语文课堂
古往今来,典籍文献卷帙浩繁,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部涉猎、阅读,但是,像《论语》《孟子》《诗经》《庄子》《史记》等经典文献,应该成为每一名初中语文教师的必读书目。除此之外,广大语文教师还要积极参加线上线下的国学培训,通过潜心研读和聆听专家的讲授,提升自身的国学素养,进而为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融入...
阅读育宛骝——郴州市六中高级教师何良俭教学札记
然而,何良俭反观当前所教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其状况不容乐观,囿于课时与中考压力,课外阅读教学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不足,学生阅读量不大,尤其缺乏必要的小说阅读技巧和方法等等,这些问题对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是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绊脚石(www.e993.com)2024年12月18日。那么,如何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阅读,怎么阅读,阅读哪些...
苏轼一篇短文只有100多字,却意在言外,入选初中语文教材
这就是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入选初中语文教材,写于公元1082年一个深秋的夜晚。夜深人静苏轼打算要休息了,却看到了月色入户,转而欣然起行。古代文人心中都有一个关于月亮的情结,尤其对此时的苏轼来讲,经历了死里逃生,在此又度过了三年左右的时光,过往的一切虽然刻骨铭心,但看到眼前月华如水,还是止不住的挥洒出...
九下语文第24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实用高效教学设计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背景链接本词作于宋开禧...
初中语文 | 常考50篇古诗文默写,理解性填空专项练习!
初中语文|常考50篇古诗文默写,理解性填空专项练习!一、《论语》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必考篇目考点总结!太全了,必须掌握!
2020年语文中考文言文阅读必考篇目总结试题No.1《论语》十二章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可/以/为师矣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1)人不知而不愠愠:生气,恼怒(2)吾日三省吾身省:自我检查、反省(3)为人谋而不忠乎忠:竭尽自己的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