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司法研究报告
统一法律适用与司法地方化的冲突、审级不独立与法律适用不统一的冲突、二审审理范围和审理方式在公正与效率目标上的错位、陪审法庭与职业法官法庭之间的关系失当、鼓励上诉与滥诉之间的矛盾是主要存在的问题。魏晓娜借助达玛什卡对纠纷解决型司法与政策实施型司法的划分,剖析了两种不同类型司法模式在价值偏好、司法模式和运...
莫良元:行政诉讼撤销重作判决的司法适用研究
因此,应当加深重作必要性标准的领悟、限缩撤销重作判决适用情形、准确把握监督行政尺度范围和科学区分匹配相应行政事项,为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提供保障。|关键词行政争议;行政诉讼;撤销重作判决;司法适用|正文行政诉讼撤销重作判决是在撤销判决的基础上为行政机关附加一个作为义务,其属于广义的撤销判决范畴。该判决...
黄寒|指导性案例与司法解释的关系定位及互动路径
其主张司法解释是指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对如何具体应用法律、法规的问题所作的解释。第二种观点认为司法解释的主体是最高司法机关和法官,即司法解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司法解释包括法官在具体个案中对法律进行的解释,狭义上的司法解释仅指最高司法机关的规范性解释。第三种观点认为司法...
算法证据真实性认定规则的检视与回归——以“形式与实质”双阶...
基于算法证据的产生机制,可以将其真实性判断分为“形式与实质”双重视角的四个不同维度:一是算法载体真实性,即法官需要核查算法来源的原始性及其在移送、流动等过程中的一致性;二是审查算法依托数据的真实性,确保该数据不存在被删除、更换、修改、叠加等情况;三是审查算法主体与当事人的利害关系;四是审查算法内容的...
唐万钰 宋美茜|辅助性定位下生成式人工智能介入司法审判的功能...
具体而言,司法审判的实质是法官根据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则进行逻辑推理,得出契合的裁判结果,推理过程很大程度上就是理性判断的过程。然而,法官的有限理性决定其在裁判中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情绪、习俗、个人好恶等不稳定性因素的影响,最终左右司法审判结果的客观公正。法官在案件审理中是否维系了“理性判断”的标准,多数时候于...
裁判文书中的“常理”是指什么?
当现有规则并无问题时,法官可以在适用法律规则的基础上援引常理提升法律论证的质量,提高裁判结果的说服力(www.e993.com)2024年11月24日。而当现有规则存在漏洞或具有模糊性时,法官可以援引常理进行漏洞填补或法律解释,增强裁判的实质合理性。具体可从以下三个环节划定常理的适用范围:(1)证据审查环节。对证据的关联性、真实性和证明力作出评价,存在...
庄语滋|论数字化转型中的民事证据真实性标准——以基础融贯论与...
数字化转型浪潮下,微信聊天记录、区块链证据等各类电子证据在司法实践中广泛应用,向证据真实性认定发起紧迫挑战。证据真实性标准解答的是“可作为认定案件事实根据的证据须达到何种可靠程度”的问题,相较其他证明标准,其置身于更微观的诠释学循环系统,指涉依托于印证和经验法则的证明力判断而非前置的证据能力判断。基于基...
智仁原创 | 法条竞合司法适用的现状与反思
综上所述,虽然法条竞合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其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因此,需要进一步明确法条竞合的适用范围和标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同时,还需要加强法学教育和社会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增强人们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周芷妍|数字时代法官预判确定性与认知偏差控制
司法预判是复杂的认知活动,法官在预判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影响,很可能不自觉产生认知偏差,在判断中偏离规范或理性的系统模式。这些偏见可能导致个人以偏离客观或理性标准的方式解释信息或做出决策,换言之,在政治倾向和自身利益之外,人类思维的本质会导致法官在特定情况下犯下一致的、可预见的错误。认知偏差可能源于各种因素,...
新书首发|类案检索实用指南(第二版)
此点可由最高人民法院近年来制发的若干司法文件和推出的有关司法举措得到印证:一是在一些改革性文件中对完善法律统一适用机制提出要求,例如:(1)2015年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见——人民法院第四个五年改革纲要(2014—2018)》提出,“23.完善法律统一适用机制。完善最高人民法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