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蝉》及其他大师作品分析
虞世南《蝉》及其他大师作品分析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下面请欣赏欧阳中石,沈鹏,苏士澍,孙晓云,张旭光,刘艺,苏适,钱玉清,崔寒柏,胡秋萍,冯雪林,田英章等众名家的书法。欧阳中石的书法,十分的流畅,没有一丝的僵硬,字体苍劲,笔力浑厚。沈鹏的书法,浓墨浓墨,略带干涩。
虞世南《咏萤》
虞世南《咏萤》这是唐代诗人虞世南的一首托物言志诗。虞世南的五言诗,一变新声,振复入古,开初唐五言诗之先河。体格正整,音调铿锵,同规合律,情景开阔,横放自如,风调高举,自有怀抱。尤其以一首《蝉》,高标古今,独步初唐,遗貌得神,无人可及。这首《咏萤》,同样精巧别致,寓意深刻,无一字提“萤”,而处处写...
《犬》守则有威,出则有获。单字标题,10首咏物哲理诗,颇有深意
——唐·虞世南《蝉》这首咏物诗,采用了比兴的手法,借蝉自喻,表现高尚的情操。从表面看来,前两句似乎只是就蝉的本身描写,突出了它的两个特性:一是它“不食人间烟火”,只是靠饮清晨纯洁的露水充饥:二是它托身在高高的梧桐树上,鸣声悠扬,可以传出去很远。但由于诗人把它头上的触须比喻为古代当官的人常用的...
10首经典咏露诗词,字字如珠,美得让人心醉神迷!
第九首:唐朝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感悟:写这首诗的时候,诗人正在经历安史之乱,兄弟姐妹分散流离,音信不通,更加深了诗人的思亲之情。一句“露从今夜白”,既道明了写诗的时节已至深秋白露,...
隐士沈周:《卧游图册》的自白,也是对光阴的思考
《卧游图册》中的《秋柳鸣蝉》《雏鸡》二帧之所以未能独立成篇,而被安排在最后出现,是因为不同于回望过去;它们的视角其实是朝前的,投向了当下和更远的未来。在中国古典文学的语境里,蝉一直都是品性高洁的象征,成为诗人托物言志的对象。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数唐代两位大诗人的《蝉》:...
虞世南5首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他的书法代表作是正书碑刻《孔子庙堂碑》,并有书法理论著作《笔髓论》、《书旨述》(www.e993.com)2024年11月3日。虞世南的诗作多为应制诗和乐府,他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在本文的五首诗中,《蝉》虞世南借蝉之高洁,隐喻自身的品格和志趣;《春夜》以宁静的春夜,展现了诗人对和谐美的感悟;《结客少年场行》通过...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60句简短又暗含深意诗词,值得收藏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想要看得更远,就要站得更高,每一步攀登,都是为了心中那片更加辽阔的视野,让我们的心灵随着脚步一起飞翔,抵达未曾触及的高度。3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唐·虞世南《蝉》站在高处的声音,无需借助外力,自然就能传得更远,这不仅是高度的胜利,更是内在力量的彰显,...
居高声自远---名家笔下的蝉
李鱓柳蝉任伯年柳蝉居巢秋柳鸣蝉图古人以为蝉是靠餐风饮露为生的,把蝉视为高洁的象征,并咏之颂之,或借此来寄托理想抱负,或以之暗喻自己坎坷不幸的身世。最为著名的是被称为唐代咏蝉诗“三绝”的诗。虞世南《蝉》中“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中的鸣蝉成了诗人立身高洁,不是凭借外在力量才被重...
(8.7)节气|立秋三候·寒蝉鸣——天人合一显从容
唐代虞世南的《蝉》堪称后者之代表:“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南安道中》写道:“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这样的雍容和从容,是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种宝贵的精神气度。唐代诗人刘禹锡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宋代词人辛弃疾说:“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
一念一生,不负韶华不负卿。40句智慧诗词:镌刻生命的厚重与高度
晨起目睹江河滚滚流向东方,傍晚则见夕阳渐渐西沉。诗人以晨昏交替、水流日坠的常态景色,含蓄地诉说着时光的不断流逝,告诫人们要时刻意识到光阴的宝贵,用心生活,珍惜每个瞬间。10、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题弟侄书堂》少年时期付出的辛勤努力,将成为一生的基石,千万不能因懈怠光阴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