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担任文化部副部长,《红岩》提到他的诗,徐迟称他不容易看透
由此可见,《马凡陀山歌》的进步意义,连特务也将其打入中共地下组织的一个重要的筹码。我第一次看到袁水拍曾经是中国银行的一名员工的消息,是在《上海市金融业职工运动史料》第二辑《上海四行二局职工运动史料》中。此书第一辑《上海“银联”十三年》可以在网络上下载到,但第二辑在超星与读秀这些最全的网络书库...
【五四特辑】五四青年节的由来
在这一时期,政治讽刺诗得到蓬勃发展,并直接指向了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和讽刺,产生了袁水拍的《马凡陀的山歌》、臧克家的《宝贝儿》以及群众性的朗诵诗运动。政治讽刺诗,在反饥饿、反内战的游行运动中,或被朗诵,或被书于旗帜,或被改编为街头剧演出,它们连同《茶馆小调》《古怪歌》等讽刺歌曲一起,产生了很大的宣传效...
一觉醒来,莫名其妙倾家荡产,手头的钞票几乎成了废纸一张……
那一年,16岁的林公子还是一个中学生,他对上海的街头随处可见的三轮车、黄包车、自行车载着成捆的纸币招摇过市的景象已经司空见惯。后来他读到袁水拍的《马凡陀的山歌》,其中有一首讽刺国统区通货膨胀的打油诗云:“走进茅房去拉屎,忽然忘记带草纸。袋里掏出百元钞,擦擦屁股满合适。”竟拍案叫绝哑然失笑。因为在一...
臧克家在重庆唱响“泥土的歌”
《宝贝儿》与袁水拍《马凡陀山歌》并称为“讽刺诗的两座高峰”。抒情短诗历来是臧克家的优势。臧克家在重庆所写的抒情短诗,主要收在《泥土的歌》《臧克家集外诗集》《国旗飘在鸦雀尖》《民主的海洋》《生命的秋天》等集子里。最值得一提的是1943年在重庆出版的新诗集《泥土的歌》。这是除了《烙印》之外最重要...
彭荆风:七十年前的文学青年
报社里还有位编辑主任汪肖吟,除主编当地新闻版外还兼编副刊《春雷》。他是本地人,也许是家室之累太重,平日显得谨言慎行,对我却很好,常把他在沪杭的朋友寄给他的进步书刊借给我。我就是从他那里读到了袁水拍《马凡陀山歌》等书的。这些书报虽然富有战斗性也很启发人,但文笔粗疏,使我入迷的还是沈从文先生的著...
朱光潜与毛泽东诗词英译:“最坏的还是官方译本”
夏衍所言“长子”,亦即乔冠华;而谈到以《马凡陀的山歌》名世的袁水拍,他在一九八七年六月二十九日致姜德明信中,则说:……其实马凡陀不是搭错了末班车,而是老实过了头,根本不懂得所谓政治行情和人情世故,六五年春我离开文化部时曾劝过他,要他还是回本行,写他的山歌,而他不仅听不进去,而且面有愠色,以为我...
我的“证实”,让同学付出生命代价
当然,你喊出这句口号,事出有因。前两天,咱们学习了现代文学作品《马凡陀的山歌》,这是政治诗人袁水拍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出版的一本诗集,其中有《万税》一诗,诗中有一句“国民党万税,万万税!”“税”字,在书面上可见,而用口喊出来就成了一句反动口号。
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的讽刺诗
以政治讽刺诗贡献于诗坛的诗人中,袁水拍和臧克家成就最高,影响最大。马凡陀是袁水拍(1907--1983)40年代中期发表讽刺诗的笔名。他在这一时期的诗结集为《马凡陀的山歌》,这是当时国统区最有影响的政治讽刺诗集。它多以市民熟悉的民谣、小调写成,轻松、诙谐而又锐利、泼辣,锋利的笔锋扫荡了末日社会的各个角落。
“开国大典”播音员齐越
1962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楼适夷推荐,牛汉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写了评介殷夫的诗歌和袁水拍的《马凡陀的山歌》的文稿。当时牛汉因为所谓“胡风集团”牵连,受到审查,所以文稿用了一个“史新”的笔名(牛汉原名“史成汉”)。齐越认出牛汉的笔迹,亲自播出了这两篇文章。不久,齐越遇见牛汉的妻子吴平,他说:我...
孔祥熙报告:仅一年,全国废除苛捐杂税五千种
袁水拍从1944年起,用“马凡陀”的笔名在报刊上发表政治讽刺诗,先后收入1946年的《马凡陀山歌》和1948年的《马凡陀山歌续集》,其中,作者的《万税》对当时超负荷的捐税之多、征收之重、扰民之剧的刻画入木三分:“这也税,那也税,东也税,西也税,样样东西都有税,民国万税,万万税!最近新税则,又添赠予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