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悦读 | 在余光中的文字里,遇见诗意与远方
著有散文集《时间的乡愁》《听听那冷雨》,评论集《分水岭上》《举杯向天笑》,诗集《白玉苦瓜》《藕神》。余光中先生,被誉为“艺术上的多栖主义者”。他的作品广泛涉及多个主题,风格独特且情感真挚。他的文字如同诗歌一般,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读来令人陶醉。余光中先生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有着卓越的成就,还对社会现...
今天,他值得一个热搜|乡愁|杜甫|余光中|沈从文|张晓风|古典诗词...
《琅琊榜》取景于南京,热播时余光中已经年近90岁,满头白发,耳戴助听器,但仍睁大眼睛在剧中搜寻长江和玄武湖的画面。那是他深深扎根的地方,时间和距离无法抹去他对那里的爱。著名学者梁实秋曾这样评价余光中:“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他的散文作品如《听听那冷雨》《我的四个假想敌》...
【宝法读书】听听那冷雨(节选)
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是室内乐是室外乐,户内听听,户外听听,冷冷,那音乐。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舔那冷雨。因为雨是最最原始的敲打乐从记忆的彼端...
在台北听听那冷雨
那日雨中漫步台北,肆意地嗅着空而迷幻的雨气,不禁想到了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重温先生曾经穿过的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街短巷,感受“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体味“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那份家国情怀。
往者虽旧,余味日新:《文心雕龙》的现代意义
以《文心雕龙》为例:黄维樑教授独具只眼,借用《文心雕龙》“六观”说等相关理论解析古今中外佳作,尤其是他评析余光中《听听那冷雨》、白先勇《骨灰》、莎士比亚《铸情》(《罗密欧与朱丽叶》)、韩剧《大长今》,援古以证今,居中以释外,为“实际批评”开拓了通衢,彰显了《文心雕龙》令人击节的阐释力。这表明《文...
因缘巧合!结缘谈余光中二三事,因诗与每一代的中国人结缘
从柯经一念小学一年级起,自爸爸的书架上,看到那白色的封面诗集《听听那冷雨》到“今夜的星空很希腊”,再到“我的喷嚏比海浪还吵”,更在垦丁公园为余教授安排70岁大寿,柯经一最后一次看见余光中是在他去世前两年,在台北的剑潭青年活动中心,那时余教授的健康已经不如从前了(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
10月21日清桥早报|朝鲜140多万名青年报名参军或重返部队
10月21日清桥早报|朝鲜140多万名青年报名参军或重返部队,时长07:08早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历史上的今天:在96年前的今天,中国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余光中出生了,他的代表作有《乡愁》、《白玉苦瓜》、《听听那冷雨》、《我的四个假想敌》等,2001年,他获得了第二届“霍英东成就奖”,被...
读·行_新闻频道_中国青年网
在台北听听那冷雨刘一冉(16岁)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高一(1)班那日雨中漫步台北,肆意地嗅着空而迷幻的雨气,不禁想到了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重温先生曾经穿过的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街短巷,感受“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体味“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历史无非是...
澎湃新闻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中信出版·文艺社2019-08-14余光中先生,可不是古板的读书人磨铁图书2019-08-09余光中:更大的愿望,是在更古老更多回声的土地上驰骋中信出版·文艺社2019-07-04余光中谈胡适:中国的良心联合读创2019-02-28余光中:我的国文启蒙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10-08关于...
余光中与《听听那冷雨》
余光中先生是一位台湾文化的代表人物,他始终保持着一种包容、平和的心态,通过自己的作品和言论,不断呼吁两岸加强文化交流、和平发展,成为台湾和大陆人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我小时候读过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从此对他的作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余光中先生饱受台湾与大陆分离的折磨,借助“雨”凄凉忧愁的意象,在古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