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古代画论的一个新视角——读张晶《中国古代画论十九讲》
《十九讲》包含了南北朝宗炳的《画山水序》,王微的《叙画》,姚最的《续画品》,谢赫的《古画品录》,旧题萧绎的《山水松石格》,东晋顾恺之的《论画》《魏晋胜流画赞》,唐代王维的《山水诀》《山水论》,杜甫的“题画诗”,朱景玄的《唐朝名画录》,张璪的绘画理论,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五代荆浩的《笔法记》,...
古茶诗解析:大唐状元诗佛王维《赠吴官》
存世《王佑丞集》、《山水论》,《全唐诗》存其诗四卷。王维画像王维参禅悟道,精通诗、书、画、乐。后人称其为“诗佛”、“南宗山水画之祖”,并誉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有禅。名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相思》(“红豆生南国”)、《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使至塞上》(“大漠孤...
终于有一本书让我们读懂《千里江山图》
唐代王维在《山水论》里就曾说过:“丈山尺树,寸马分人。”他形象地说山水画里,山若有一丈高,树就有一尺,马有一寸,而人就更小了,只有一分大小了。因为大多山水画中的人物非常小,导致一般人看山水画时很少去注意他们,甚至不少人都不知道《千里江山图》中实际上画了很多人物。这些小人儿,陆地上有运货的、...
《春江水暖》:一条江与一座城的时代画卷
谢灵运大概没有想到,这一趟看似失意的贬谪之旅,不仅是一趟山水诗丰收行,更使严子陵钓台成为其后历代诗人向往的胜境。而《春江水暖》中的渔翁形象,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严子陵的致敬——“渔民(严子陵)的设计我们不需求观众看电影时能读出来,但可以想象到从千百年前到现在,一直有这样的渔民,他是真实的。”在影片...
现场|从苏轼款《偃松图》看起:在清华寻找山水野趣
而画作的审美趣味也在逐渐改变,比如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漂亮的青绿设色,更重要的是开始有意识地改变人和风景的大小比例关系。唐代王维在《山水论》中也提到“凡画山水,意在笔先。丈山尺树,寸马分人……”从中可以看出山水画初创期的“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状况已经改变。
美术研究|荆浩《笔法记》中的绘画美学思想!
荆浩不仅在山水画创作中取得杰出成就,成为关仝、李成、范宽、郭熙等人师法的对象,对其后山水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还写作了《笔法记》一文,阐述他的绘画美学思想(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在山水画发展初期的南朝刘宋时期,宗炳写作了《画山水序》、王微写作了《叙画》,唐代山水画趋于成熟,传为王维的《山水诀》和《山水论》,代表唐代...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与中国传统绘画有着穿越时空的共鸣
唐代诗人王维在其《山水论》中更为详尽地阐述其对透视的理解:“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对画面的空间、层次、疏密、清晰度等做出细致描述。这与达芬奇采用的“空气透视法”也完全契合。人民网:这种契合如何表现在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画作中?韦雷肯:除了形体的运动以外...
《中国绘画思想史》由美国学术出版社在北美出版发行
三荀、韩之异(兼论《乐记》)第四节儒家教化观制约下的绘画理论一绘事后素二山水比德三以意逆志四胸中与眸子五阴阳和畅第五节道家思想与绘画艺术论的滥觞一解衣般礴--道法自然二蝶梦庄周--身与物化三工匠之技--道、艺相通...
荆浩《笔法记》之“物象之源”再发现
与展子虔一脉相承且有发展的当为“二李”将军,与展子虔一样,“二李”能以自然本体之心穷物之“常理”,于画面中还原物之本原,正暗合荆浩之明“物象之源”之理。正如传为王维著作《山水论》里将前人的这种图式经验转化为如是文字:凡画山水,意在笔先。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
王翚《仿唐宋元诸家山水》十幅巨册赏鉴
王维的绘画理论著作《山水论》,《山水诀》,成为后世文人画的理论依据。王翚在最后这幅作品中,属以纪略,年款,名款,是为十幅作品最后的款属部分。在此幅中,王翚不施皴法,将王维的雪江阔远,平远沙丘,描绘的心趣怡然;将近处的树木挂雪贴近写实,坡石沙丘错落有致;近实远虚,诗情画意,不胜言表,正如苏轼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