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超然洒脱 千古文人仿效
苏轼对“修仙”之法别有心得,元祐六年(1091年)受命撰写的《重修上清储祥宫碑记》即在文中融入了自己对道教的思考。他对道教的定义,除了黄老之术,还包括与神仙或高道有关的修行之法及以“丹药奇技”为代表的古代朴素医学。绍圣元年(1094年)六月,苏轼被贬谪至广东惠州,当地罗浮山为炼丹家葛洪炼丹修行之所。相传...
东坡文化研究与传播|管仲乐:苏轼“坡仙”形象的历史记忆与多元建构
苏轼对“修仙”之法别有心得,元祐六年(1091)受命撰写的《重修上清储祥宫碑记》即在文中融入了自己对于道教的思考。上清储祥宫为宋太宗(976—997在位)所建,1043年毁于火灾,1079年开始修复事宜,苏轼完成碑文不久,由于绍圣年间(1094—1098)苏门再遭党祸,苏轼及黄庭坚的所有作品均遭毁禁。此碑也在焚毁之列,但碑...
一幅国宝《挑耳图》考问启蒙《三字经》——也谈“老泉”别号的...
名噪一时的《上清储祥宫碑》上有“老泉撰”字样。此碑是北宋元祐年间所撰,元祐年始于1086年,止于1094年,而苏洵早在1066年就已经去世了,这是苏轼号“老泉”的一个明证。苏轼在《六月七日泊金陵,得钟山泉公书,寄诗为谢》中写道:“宝公骨冷唤不闻,却有老泉来唤人。”诗中的“泉公”和“老...
文化周刊|“坡仙”的历史记忆
苏轼对“修仙”之法别有心得,元祐六年(1091年)受命撰写的《重修上清储祥宫碑记》即在文中融入了自己对道教的思考。他对道教的定义,除了黄老之术,还包括与神仙或高道有关的修行之法及以“丹药奇技”为代表的古代朴素医学。绍圣元年(1094年)六月,苏轼被贬谪至广东惠州,当地罗浮山为炼丹家葛洪炼丹修行之所。相传...
【苏轼楷书合集】哪个是你心中的“苏楷第一”?
《上清储祥宫碑》苏轼楷书书法欣赏《上清储祥宫碑》,为苏轼元祐年间(1086-1093)书作。其书洒脱自如,风神秀劲,有圆熟自然之美。来源群玉堂帖第六卷,吉林省博物馆藏。▼《司马温公神道碑》《司马温公神道碑》元祐元年,司马光逝世。太皇太后听到消息后,和哲宗亲自去吊唁,追赠司马光为太师、温国公,谥号"...
千载断碑人脍炙 吏部文章日月光
笔记中有说这是苏轼贬谪岭南时从墙上抄来的无名氏作品,也有说是苏轼自己创作,还有说是时人为讽刺蔡京改撰苏轼《上清储祥宫碑》所作(www.e993.com)2024年11月11日。苏轼曾领吏部尚书衔,苏辙也当过吏部尚书,把这首诗当做夫子自道或者时人对他们的赞美,亦未尝不可。从几张拓片便不难想见“唐宋八大家”展览之盛况,而辽博的“肚囊宽绰”还...
苏轼自然观的精髓
苏轼在《上清储祥宫碑》文中评说道家,“本出于黄帝、老子。其道以清净无为为宗,以虚明应物为用,以慈俭不争为行,合于《周易》‘何思何虑’、《论语》‘仁者静寿’之说,如是而已。”苏轼崇尚道家,但从不接受老庄的“绝圣去智”“使民无知无欲”、“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那一套消极遁世的...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夏竦序若干注释的探讨
关于文母的注释,诸种教科书或说指文王妃太姒,或说文德之母,用作对帝后的美称。这些注释在此均不甚确切。文母,常用作太后之称,如《后汉书》“伏惟和熹皇后,圣善之德,为汉文母”[24]。但亦有用于称呼太皇太后的情况,如苏轼在《上清储祥宫碑》中将当时哲宗垂帘听政的祖母高太后称为文母[25]。
书初无意于佳乃佳 记创建中国第一家银行的重臣书家盛宣怀
他的楷书取法唐人,深研欧、颜诸家,后参入“苏体”笔意,对《表忠观碑》《上清储祥宫碑》《罗池庙碑》《丰乐亭记》《醉翁亭记》等下过苦工;行书上溯二王,兼及“苏黄米蔡”宋四家,尤其钟情苏轼和米芾,审美偏好呈现出明显的“尚意”趋向。从存世作品看,其主要以楷书为主,且多为楹联,这也是清代书法的鲜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