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功能性的图画到艺术性的绘画,浅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风格特征
东晋书画大家顾恺之传世之作,也是惊艳后世千年的画作——《洛神赋图》,如果说这副作于魏晋初期的名画中出现山水画的特色,那是顾恺之为了衬托画中人物而用到的景,实际上艺术性的山水画直到南北朝后期才渐渐发展,到了唐宋趋于成熟,元朝是山水画的巅峰。不过后世学者也有一个说法,那就是山水画是兴于顾恺之的《洛神赋...
【重推】重绘汉魏六朝河陇文学地图
河陇文学发轫于先秦,《诗经·秦风》中的《车邻》《驷驖》《小戎》《蒹葭》《终南》《无衣》皆属秦人居陇期间的作品。作者注意到,两汉魏晋南北朝河陇地区出现的著名文士,大多数出自河陇著姓。十六国时期前秦的苻坚、苻融、苻朗,后秦的姚兴、姚弘,北凉的沮渠、茂虔等少数民族文士,也分别出自略阳氐族苻氏、南安羌族...
原创《文心雕龙》、《情采》篇与南北朝的文人们
《文心雕龙》可以说是南北朝时期文学作品的集大成之作,它既是一个体系完整建立的开端,也是这个体系的里程碑之作。在理性思维高度回归的南北朝时期,《文心雕龙》很好的继承了该时代的特点,这本书理论、结构十分严密,是一部我国历史上的文学理论专著。兼纳儒道两家思想,探究了语言文学的审美。同时也因为这部书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丧葬习俗对挽歌有怎样的影响,它又是如何形成的
形神分离并存的认知,使得一些挽歌作品出现了看似矛盾的现象,如陆机、陶渊明在其《挽歌》中,一方面认为死亡是自然现象,不可避免,表现出坦然达观的态度;一方面又以鬼魂与生人相对立,凸显出生死两界的哀痛与无奈。陆机《挽歌诗》其一曰:“三秋犹足收,万世安可思。殉没身易亡,救子非所能。”清醒地认识到寿命终有尽...
文物中的工与巧——以汉魏南北朝时期灯具为中心
到了北齐时期,墓葬中不仅存在着平城时代的石质灯具,同时也有大型的青瓷灯具,是南北两种文化风尚交融的体现。无论是东晋、南朝和北齐的青瓷灯具,还是北魏平城的石灯,莲花都是其造型和装饰的核心意象。作为意象的莲花,在先秦至魏晋的文学作品中,多用来表现男女之情。《诗经·陈风》有《泽陂》诗云:“彼泽之陂,...
《魏晋南北朝文艺思想史》:百万文字探讨千年以前的文艺创作和文艺...
南方网讯(记者/周存)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新书《魏晋南北朝文艺思想史》(www.e993.com)2024年11月9日。本书是《中国文艺思想通史》系列丛书之一,分为上、下两册,共3编31章105余万字,综合探讨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艺创作和文艺思想的发展情况,重点从历史语境入手,深入探讨人们文艺观的社会成因和思想、学术背景,集中剖析本时期所...
昆仑文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不竭动力
从先秦时期充满奇幻色彩的神话传说,到汉代的宗教信仰,再到魏晋南北朝的文学艺术、唐宋时期的诗词歌赋、明清时期的小说戏曲等,昆仑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例如,唐代诗人李白的《公无渡河》《天马歌》等诗歌中就有对昆仑仙境的生动描绘;明清时期的小说《封神演义》《西游记》等也都涉及...
从长信宫灯到莲花灯,看汉魏南北朝灯具的工与巧
作为意象的莲花,在先秦至魏晋的文学作品中,多用来表现男女之情。《诗经·陈风》有《泽陂》诗云:“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其中以蒲与荷来比喻男女,寄托彼此的相思之情。曹植在《洛神赋》中以霞光日出与出水芙蓉形容洛神的绰约气质:“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渌波。”...
魏晋南北朝时期解脱了礼法束缚,发现了山水美,尊重个性与自然
中国哲学大约萌芽于殷、周之际,形成于春秋末期,战国时代已经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中国哲学约3000年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先秦哲学、秦汉时期的哲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隋唐时期的哲学、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近代和现代哲学。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
中国古代历史王朝——南北朝(420年——589年)
南北朝(420年—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由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上承两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因为南北两势长时间对立,所以称南北朝。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宋、齐、梁、陈等四朝;北朝(439年—581年)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等五朝。南北朝初期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