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山东文学》主编刘玉栋:文化碰撞对文学创作影响几何?
墨西哥作家胡安??鲁尔福的经典名著《佩德罗??巴拉莫》,以其神秘莫测、架构崎岖的文学迷宫式呈现,神奇魔幻且夸张怪诞风格,打破时空桎梏,独树一帜横空出世,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作家,“马尔克斯甚至曾直言能倒背如流”。这部作品深受墨西哥古代阿兹特克文化影响,该文化特质别具一格,尤其对死亡有着独特认知,认为未被宽恕...
西班牙作家罗茜奥·奥维耶多:没有交流,一个民族的文学会平淡无奇
罗茜奥·奥维耶多也是西班牙拉美文学研究协会主席。拉美文学在世界文学版图上有重要地位。对中国来说,马尔克斯、卡彭铁尔等人的作品,在普通读者中具有极高认知度,也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作家的创作。交融带来创新,创新引发好奇。她介绍,世界知名的拉美文学作品几乎都诞生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学爆炸”后,本身就是多元文化...
纵身跃入波拉尼奥的文学宇宙|李敬泽、班宇、汪天艾对谈回顾
??本书包括西语文集《在风霜雨雪中》(Alaintemperie,2019)、《括号之间》(Entreparéntesis,2004)中的全部篇目,并增加短篇小说与随笔合集《令人不堪忍受的高乔人》(ElGauchoInsufrible,2003)中的两篇非虚构作品,力求在一本书中收全现有的全部波拉尼奥非虚构作品??文章的创作时间横跨近三十年,从1976到20...
骆以军、双雪涛、许子东、张定浩、梁文道:真正的原创存在吗?
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当年的中国文学体系里面也不会把原创性看成是最重要,甚至是重要的一个价值。我们可以想像,当你整个文学评论或者文学的价值里面在一个社会写实主义的体系下笼罩的时候,一个作家写得好不好根本不可能是考虑你这个个体、这个作家你的原创性有多大,而是考虑你这个作品有多么的为了人民服务,多么的依照...
听,第二届“良渚论坛”回荡着120余位中外作家共探文明互鉴的声音
墨西哥作家LeticiaLuna给参会作者发放展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玛丽·何塞与奥克塔维奥·帕斯作品的册子中外文学作品互鉴,是论坛期间被频频提及的内容。美国作家朱萍就提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中国人通过阅读巴尔扎克的短篇小说了解19世纪的巴黎,而法国人通过阅读余华的《兄弟》来了解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历史草蛇灰线,文学家将...
毛尖:洪子诚凭一己之力,弥合了当代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裂痕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毛尖在文章《又一次诞生:洪子诚和世界文学》中,分析了洪子诚先生《当代文学中的世界文学》研究如何站在2024,“向消失的苏联伸出援手,向五六十年代伸出援手”,重新建立一种今我、故我同一的整体性(www.e993.com)2024年11月28日。而在关于洪子诚的另外一条线索的梳理中,毛尖教授发现,洪子诚本人就是当代文学研究的结构性他者,他以自己...
文学派对|曾焱自述:在流量时代,做一个幸存的传统媒体人
她们在不同人生阶段都经历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于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女性主义运动;她们虽然有着迥然不同的写作思想和写作方向,但为文学世界添加的经验始终和当下世界保持连接。《她们讲述的世界:专访玛格丽特·阿特伍德》,2022年第19期这就是我们一个文化封面从选题策划到最后完成的基本过程。
愿如风有信 | 无法轻易归类的印度文学:大象不只是大象
改革开放初期,当西方文学以决堤之势涌入国门,《世界文学》杂志仍为包括印度在内的东方作家作品留出有限但弥足珍贵的译介阵地。当我们回溯1980年代《世界文学》选译的印度当代文学时,定会对编辑和译者们追求多元的选编策略印象深刻:十余位当代印度作家涉及印地语、英语、旁遮普语、马拉雅拉姆语等多个语种,囊括从进步主义...
西安记忆| 王军对话邢小利(上):作为八十年代思想解放重镇的西安
陈忠实、贾平凹、路遥他们只所以走上文学道路,走上文学道路能够顺利成长,与六七十年代扶持工农兵业余作者的文化政策有关。陈忠实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回乡当了农民,他想,他当时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文学自学、发表作品然后找到出路。那个时代文艺政策扶持“工农兵业余作者”,办学习班,开座谈会,请名家搞讲座,陈忠实一方面...
“大厂”是文艺创作的“富矿”
1965年,作家李云德的长篇小说《沸腾的群山》横空出世。李云德是草明在鞍钢工作期间所办工人文学讲习班的学员。草明的文学讲习班培养了200多名工人作者,李云德就是其中之一。值得一提的是,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段时期的辽宁工业题材文艺作品,往往都以细腻的笔触描写工厂车间、生产线、工人宿舍等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