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瓯春华——历代紫砂壶精品展” 在包头博物馆展出
展出的紫砂壶。近日,包头博物馆与铜陵市博物馆共同举办的“紫瓯春华——历代紫砂壶精品展”在包头博物馆展出,展览以展示紫砂文化为主,共展出七十余件精品紫砂壶。紫砂壶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我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中国茶具的材质,可谓千姿百态,而紫砂壶是集工艺美术、诗词文学、书法篆刻诸艺术...
2024国际博物馆日,带您走进紫泥春华博物馆
2023年,乘着文博数字化的东风,为了方便全国和世界各地的紫砂爱好者们,紫泥春华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软件著作权登记:紫泥春华数字博物馆系统V1.02024SR0665716)。数字博物馆以高清图片的形式展示出紫泥春华博物馆馆藏精品,并配有讲解和创作故事,让紫砂爱好者足不出户就能欣赏精美的紫砂壶作品。网友们在数字博物馆上除了...
耿春华和她的紫泥春华博物馆
为了向全球推广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紫砂壶,传播紫砂文化,紫泥春华博物馆、紫砂壶创作者耿春华可谓是煞费苦心,其中的重头戏便是“使者”系列作品的打造和传播。“之所以叫‘使者’,是希望这些作品能起到助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作用,就像历史上那些伟大的‘使者’们所做的一样,比如玄奘、张骞、郑和,他们都曾为中外...
大饱眼福的10把顶级的光素器提梁紫砂壶
板桥提梁由顾景舟亲自设计,但顾老没有亲手制作过此壶。1979年,紫砂工艺厂拍科教片《紫砂陶》(原名紫砂春华),顾景舟为艺术顾问和指导。“腹大嘴尖耳偏高,才免饥寒便自豪。量小不堪容大物,两三寸水起波涛。”郑板桥的这首茶壶诗,在影片里要讲到。为配合影片拍摄,顾景舟亲自设计了板桥提梁壶,由葛陶中制...
江苏_农视网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彼时宜兴的陶瓷艺人便以丁蜀镇的紫砂泥为原料,制作出精美的陶器。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与沉淀,这项技艺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成为中国陶瓷艺术的代表之一。从宋代诗人梅尧臣的“紫泥新品泛春华”到明朝文学家李渔的“宜兴紫砂壶,世间一宝...
山东伴山紫砂博物馆举办紫砂彩壶展
2024年5月18日上午10时,位于济南市市中区小姑山下的山东伴山紫砂博物馆隆重举行“紫砂彩壶泛春华”彩釉壶开展仪式,山东省茶文化协会、济南市文物保护协会领导以及部分紫砂壶爱好者参加了仪式(www.e993.com)2024年11月8日。山东伴山紫砂博物馆馆长黄振泉先生介绍了紫砂彩壶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文化价值,有关领导和文人学者对紫砂彩釉壶的展出给予高度的...
“一壶千金,几不可得”的“壶王”
紫砂壶发轫于北宋。欧阳修有诗云:“喜共紫瓯饮且酌”,梅尧臣有诗“紫泥新品泛春华”,米芾有诗“轻涛起,香生玉尘,雪溅紫瓯圆”...宋诗中的“紫瓯”“紫泥”,据推测即今之紫砂壶。宋时饮茶习惯与明以后“散茶冲泡”的方式有别。因此宋代紫砂壶与明清及当代紫砂壶相比,器型一般较大,实用性大于欣赏性,多...
泼茶香,泛春华,紫砂壶里谈乾坤
店家介绍了她家自己制作的紫砂壶,是一款改良版的石瓢壶,是现在人经常用的大小,有200cc的含量,是黄金色的一种砂料,在家里保存有二十年的老料,整体光泽度非常好,有内壁章,是一款很实惠的壶。还介绍了一款龙虎砂料的井栏壶,这种砂料进窑一色,出窑万彩,喝水微甜,也是店里很有特色的一把壶。
“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紫砂壶——茶、陶文化相容的经典
刘红仙有一个非常有灵气的徒弟——顾卿赟,他曾赴德国福特旺恩大学攻读硕士,自2013年毕业回国后,便跟随刘红仙老师学习紫砂设计创作,至今已有过不少作品,也为紫砂文化的传承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茶、陶文化源远流长,相伴而生。紫砂壶作为二者相容的经典承载了茶、陶的雅致与醇厚,终将焕发出新的生机。
强匠荟即将上线传承紫砂壶艺术,堪当发扬非遗文化大任
强匠荟汇集紫砂壶行业内顶尖当代作品,深度发掘紫砂文化内涵,并以互联网科技赋能紫砂艺术传播,通过网络扩大宣传覆盖面,让更多传世佳作得以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紫砂文化。强匠荟逐步与紫砂壶业内翘楚建立诚信联盟,形成示范性效应,引领行业发展,为紫砂文化传承与发扬贡献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