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翰林院组织架构图
翰林院主官为学士,品级为正五。其下设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各二人,品级均为从五品;侍读、侍讲各二人,品级均为正六品;五经博士九人,品级为正八品且职位世袭;典籍二人,品级为从八品;侍书二人,品级为正九品,但此职位后来不常设;待诏六人,品级为从九品,同样不常设;孔目一人,未入流;修撰品级为从六品;编修品级...
明代内阁大学士是几品官,为何在排序上要列在六部尚书之后?
二是阁臣没有固定的品级,凡内阁大学士加公孤和太子三师、三少,则为正、从一品;加尚书、侍郎为正二品、正三品,若无加官只是大学士,则为正五品。明代六部以吏部尚书地位最高,仁、宣时期还没有吏部尚书入阁的,至景泰三年,王文才以左都御史进吏部尚书入阁。随着阁臣的品级不断提升,内阁的地位就越来越显要了。
正二品的侍郎如果外放巡抚,属于降级调岗还是提拔重用?
在清代官制中,侍郎和巡抚都属于正二品的大员。侍郎不分满汉,也不论左右,皆称为“京堂”,对于大多数官员而言,能够担任侍郎非常不易,可以说是光宗耀祖的。而各省的巡抚在官制中也被列入正二品的行列,但并未被视为“准正二品”。根据吏部的名册以及《大清会典》、《清史稿》的记载,巡抚的品级被定为“从...
...布政使司右参政、封通议大夫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冯…
冯子履,公元1539年生,字礼甫,号仰芹,临朐冶源人。明代隆庆二年(1568年)中戊辰科罗万化榜3甲第70名进士,历任直隶固安知县、兵部主事、陕西佥事、山西按察司佥事、参议副使、河南布政使司右参政等,诰封通议大夫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1596年卒于家中,礼部尚书于慎行为其撰写了墓志铭。无所曲徇,迎刃而解...
邹长清:翰林院庶吉士的身份是怎样的?
该臣等查得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恭遇恩诏内开:一、内外满汉官员一品封赠三代,二品三品封赠二代,七品以上封赠一代,八九品止封本身。钦此。先经臣部令在京在外大小汉官各开明履历并亲供、同乡官印结咨送臣部题封等因具题,奉旨:依议。钦此……今将翰林院侍读学士今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署理吏部右侍郎事...
文史丨翰林院为何成为大明官员进步的快车道?
袁崇焕一个三甲靠后的进士,成为督师尚书,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而同一年的状元翰林,还在翰林院写文章(www.e993.com)2024年11月18日。在危机之际,一切都是结果导向,哪里压力大,哪里进步快。毕竟淘汰赛选手要比排位赛选手更适应环境。孙传庭从居家的一个六品官至督师尚书也就花了八年,杨嗣昌从基层教谕、成了大学士尚书、督师。
兀坐风节亭 万古日月至——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兼兵部右侍郎...
崇祯十三年(1640),自詹事府迁少宗伯掌翰林院事,教习馆员纂修《玉牒实录》。著有《晋呈御览讲章》三卷,及《经书解易》《适溪草》等诗文,旋擢礼部右侍郎。崇祯十四年(1641),任礼部左侍郎掌部事。崇祯十六年(1643),部院等科道衙门会推可担重任者,又被众望所归,册封为吏部左侍郎尚书,职掌铨政。同年,其母...
我印象中的明南京刑部右侍郎任士凭画像
凭是北任村任氏家族第七世,生于明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生而颖异,长而端方,言动不苟,喜怒不形。幼失严亲,性喜读书,十四岁游泮,十八岁魁嘉靖癸卯乡荐,二十二岁登嘉靖丁未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吏部文选司主事、员外郎、郎中、光禄寺少卿、通政司通政、顺天府尹、巡抚江西、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
唐朝史文宗晋升郑注为工部尚书,兼翰林侍,正式任命为礼部侍郎
八月四日,文宗又晋升郑注为工部尚书(正三品)兼翰林侍讲学士。李训则更为神速。在大和八年八月,他才被文宗任命为从八品上的四门助教,十月,在贬出李德裕后,文宗就又晋升其为翰林侍讲学士。大和九年七月,文宗晋升其为兵部郎中(从五品上)、知制诰,九月二十七日,正式任命其为礼部侍郎、同平章事。俗话说,一个好汉...
清代王家兄弟曾“联名高第” 最终双双进入翰林院
他们都是乾隆六十年(1795)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二品礼部右侍郎。原来他们就是一个人,王以衔祖籍安徽休宁合阳(今属安徽黄山市屯溪区),参加考试时,他已经是浙江归安(今湖州)人了。王以衔是复试出来的状元,他和哥哥不但让当年的主考官窦光鼎一波三折,降职复职,连乾隆皇帝都给惊动了,这都与和珅有关。好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