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发中国经典哲学的时代活力——中哲史学会2024年会纪要
杨世帆认为王阳明“六经皆史”论并非强调史事的重要性,而是提出以良知本体直接体认道体从而超越文辞的有限性,为明代经史论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冯前林分别从本体、工夫、境界等三个维度对王龙溪思想进行了考察,由此阐明龙溪对于阳明所开创的心学道统之发扬光大。魏鹤立提出王廷相的气论在中国哲学的气论传统中是否...
“观天地,察人事,明自身”的史,其起源和职任是如何演变的?
意思差不多是说,那个总体性的文化形态,在官守意义上称为史,在秩序意义上称为礼,在典章意义上称为经,因而“六经皆礼”“六经皆史”,描述的是人们对文化整全性认知的不同面向。自古及今,史一直在逐步降格落实到官守,柳诒徵论之曰:“五史皆属春官宗伯。春官为典礼之官,即《尧典》之秩宗。伯夷以史官典...
“经学与中国文明”——中华孔子学会经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
车老师在“六经皆史”与“六经皆史料”的理论基础上,分析二十世纪以来的复始论、流变论、用今论等几种经学史学化表现形态,认为经学史学化并不必然导向经学史,经学史研究需要平衡经书时代的古代定向与后世研究者的当代定向,追寻“即今”与“即古”的二元共存性,经史关系当如孪生子一般持续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韩建萍:翦伯赞的史料观|正史|史料学|法学家|历史学家_网易订阅
这实际上发展了章学诚“六经皆史”的说法,“‘诸子亦史’,‘诸诗集、文集、词选、曲录、传奇、小说亦史’,乃至政府档案、私人信札、碑铭、墓志、道书、佛典、契约账簿、杂志报纸、传单广告以及一切文字的记录,无一不是史料。若并此等史料而合计之,其数量又百倍千倍于史部的文献”。按照他的说法,中国历史上的史料...
杨宽诞辰110周年|杨宽史料整理思想探析|史书|史事|逸周书|战国史|...
六经皆史说其来渊源有自,隋朝王通曾道“三经亦史”之说:“昔圣人述史三焉:其述《书》也,帝王之制备矣,故索焉而皆获;其述《诗》也,兴衰之由显,故究焉而皆得;其述《春秋》也,邪正之迹明,故考焉而皆当。此三者,同出于史而不可杂也,故圣人分焉。”王通认为六经中《尚书》《诗经》《春秋》皆为圣人...
渠敬东 | 返回历史视野,重塑社会学的想象力:中国近世变迁及经史...
章太炎承“六经皆史”,多是在义理上做文章,而实现经学与史学的现代转化,并融合晚近的社会科学方法来治史的学问家,当属王国维和陈寅恪(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他们与同时代的史学家一起,掀起了一场重新奠基中国文明精神的国史运动。王国维之弟王国华曾这样评价其兄:“先兄以史治经,不轻疑古,亦不欲以墨守自封,必求其真。故六经皆史...
儒家百大分支学派一览
高平学派:北宋初戚同文、范仲淹所创立的学派。此学派门生众多,治学泛通“六经”,尤重于易学,政治上提倡忧国忧民。三十一到四十:高氏易学派、萧同学派、晓庵学派、功利学派、古灵学派、古论语三家合一学派、古论语学派、古微学派、古文经学派、古文尚书学派。高氏易学派:由西汉人高相创立,以阴阳灾异之说解《易经...
钱锺书“经史皆集”的学术特征
最新一期《书屋》杂志“书屋讲坛”介绍了钱锺书先生的学术特征。文章开篇开门见山:对于经史子集四部之学,章学诚是“六经皆史”,陈寅恪是“集部皆史”,钱锺书则是“经史皆集”。文章写道,在《管锥编》中,无论对经部的《左传》《周易》《诗经》,还是对史部的《史记》,子部的《老子》《列子》,作者都与集部的《...
从《藏书》《续藏书》看李贽的史学理念
昭彰事实,垂鉴后世:对史书体例的创造。李贽在史学理念方面的首要贡献,在于他第一次明确地从经学“袪魅”的角度,提出并论证了“六经皆史”“经与史相为表里”,主张历史学研究应史论结合,注重揭示兴亡治乱的规律,以更好发挥其“昭彰事实,垂鉴后世”的社会功能,为“志在救时”的实践目的服务。
在这些书评中,找到最适合你的书|《新京报·书评周刊》合订本
“六经皆史”的话已经讲了太多年,现在一般都理解为以六经为“史料”,但史料的使用要以历史学本身的学科要求为基础,有一分材料说一分材料的话,历史想象和推断也必须严格依据材料和科学的构想,而不能是单纯追求“爽”,也不能过度以现代思维和眼光推定古人的思想。如果在研究和非虚构写作中不能坚持这一点,其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