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戴逸走了!他和《清史》的缘分是一段不了情
《清史》是接续传统“二十四史”的第二十五史。清代后期已从封建社会跨进近代社会,时代面貌的迥异对修史的体例、史观等提出了创新性要求。《清史》纂修的创新之处或可概括为六个方面:一、具有世界眼光。《清史》纂修团队很重视搜集外国史料,以此作为清代社会的参照,比如结合英国议院的讨论来研究鸦片战争。二、在...
中国清史学界领军人物戴逸逝世
《清史》是接续传统“二十四史”的第二十五史。清代后期已从封建社会跨进近代社会,时代面貌的迥异对修史的体例、史观等提出了创新性要求。《清史》纂修的创新之处或可概括为六个方面:一、具有世界眼光。《清史》纂修团队很重视搜集外国史料,以此作为清代社会的参照,比如结合英国议院的讨论来研究鸦片战争。二、在...
痛悼!大师辞世,享年98岁
更多人知道戴逸,是因为他接续了传统“二十四史”的第二十五史——《清史》。戴逸是中国当代少有的贯通清代前后期历史的清史研究大家。他把清史放到世界背景下思考、讨论,学术视野开阔。从1978年起,戴逸用7年时间主持编写了70余万字的《简明清史》,厘清了清代历史的主要线索。2003年1月28日,清史编纂工程正式启动...
100多年前有人独立编写一套史书 与“二十四史”合称“二十五史”
“二十四史”尽管历来有各种版本,但名目不存在争议。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又分别编纂出了《清史稿》(赵尔巽等)和《新元史》(柯劭忞)。1921年,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颁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而如今通用的说法则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还有一种折衷的提法...
2021年事业单位公基备考:“二十四史”知识点汇总!
二十四史是我国历史上各朝代由官方编撰或认可的史书,内容多采用正史资料,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开始,到明朝崇祯皇帝为止,共计二十四部,故称“二十四史”。1921年,时任中华民国总统的徐世昌将《新元史》列为国学正史,从此二十四史变成二十五史,但这一做法并没有得到全国人的认可,于是有人把《清史稿》作为第二十...
李鹏:努力做好新编地方志的工作
我们有大量的史籍,有二十四史、二十五史,这都是所谓“正史”(www.e993.com)2024年12月20日。此外还有编修地方志的优良传统,把一个地方的历史沿革,以及人口、土地、物产、人物等各方面的情况记载下来,代代相续,连绵不断。这都是非常宝贵的历史材料,而且有不少内容是不见于“正史”记载的。大量的历史记载,包括各种地方志,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
二十四史中为何无西夏史?今人撰写西夏史,能否成为第二十五史?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是清乾隆时期经过乾隆皇帝钦定刊印的,故也称“钦定二十四史”。二十四史的记载上起传说中的黄帝时期(约前2550年),下止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却唯独没有西夏史,那么是否可以将西夏史列入其中组成“二十五史”呢?
从黄帝时代到明朝灭亡:今天我们还有必要读“二十四史”吗?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上起传说中的黄帝时期(约公元前2550年),下至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涵盖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思想...
二十四史中竟无清史!清朝亡了一百多年,为何史书还未修好?
新朝给旧朝编史,这是规矩,袁世凯当上大总统后,第三年就大手一挥,要给清朝编史,这部书就是前面提到的《清史稿》。之所以这部史书没有纳入二十四史,从而成为第二十五史,除了前面提到的内容错误以外,更重要的原因还在这几个方面:1/之前的朝代编写史书,大都设立国史馆,设一个总管,配很多史官和记录员。由总...
新旧纷争之外:重新思考柯劭忞与“二十五史”之《新元史》
“二十四史”是对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加上后来的《清史稿》即为“二十五史”,其实,早在此之前,开明书店在民国时就出版过一套《二十五史》,除二十四史外,另一部被收入其中的就是《新元史》。《新元史》的著者柯劭忞(1848-1933),字凤荪,又字凤笙,别号蓼园,山东胶州人。清同治九年举人,光绪十二年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