讴歌抗战精神!华师学术团队推出《中国抗战新诗集文献汇编》
包括《狮子吼》《中国牧歌》《在天门》《原野之歌》《战斗的江南季节》《抗战新诗选辑》等在内的诗歌作品,这些在抗战时期出版,或者战后出版的诗集,讴歌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英勇不屈的抗战精神,鼓舞了全国人民患难与共、同仇敌忾的抗战斗志,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献礼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华师学术团队推出《中国抗战新诗集文献汇编》
从一九三一年到一九四九年,在沦陷区、解放区、国统区公开出版的抗战新诗集多达五百余部,其中包括个人抗战诗集二百三十多部,抗战诗选二十多部,抗战歌谣一百三十多部,抗战歌曲一百二十多部。中华民族素有诗史与诗教传统。一个民族历史的文化承传,离不开各类历史文献的记载、整理与出版传播,而抗战诗歌更有着特殊的历史...
栉风沐雨 凝结文学“璀璨群星”
老舍的《四世同堂》,以北平小羊圈胡同为背景,展现出抗战时期,处于沦陷区的普通民众的抗争、无奈和生活百态,将个人与时代紧密相连……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而经典文学作为其中的冲锋者,历经时间的洗礼而越发绽放光芒,折射出时代的侧影。“为有源头活水来”,始终与...
江苏文学盛世修史再现百年辉煌!千万字《江苏新文学史》成为图博会...
张清华欣慰地看到,这部文学史对抗战时期沦陷区、解放区、国统区的文学状况做了全面而实事求是的陈述,更钩沉出“新四军根据地文学”这一“沧海遗珠”。常熟理工学院教授丁晓原注意到,从江苏走出的王韬、周恩来、瞿秋白、华罗庚,均创作出中国报告文学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作品,还有陈毅在新四军战斗期间写下的《江南抗战之...
《江苏新文学史》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江苏新文学史》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6月19日,《江苏新文学史》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发布并举行研讨会。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书记吴义勤,江苏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梁勇,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中国作协副主席、江苏省作协主席...
资讯丨202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名单公示(中国文学...
改革文学的兴起与改革话语体系建构研究陈望道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构研究中国古代马匹“犁鼻”技术、形象及传播研究留美学人与20世纪上半期中国史学转型研究哈拉帕文化与周边地区考古学文化…
1978年郭沫若去世,悼词引争议,邓小平亲自批示:将伟大改为卓越
1944年,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期间,郭沫若组织文化界人士发起了"文化界救亡运动",通过演讲、办报、编写通俗读物等方式,呼吁全国民众团结抗战。这场运动随后扩展到全国沦陷区以外的地区,对凝聚民心、坚定抗战信念起到了重要作用。三、文化重臣:建国后的风雨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上,郭沫若作为新中国的首任文化...
上海何以成为“中国左翼文化运动中心”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革命进入低潮、中华民族处于救亡图存的关键时期,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左翼文化运动影响波及全国乃至海外,在打破国民党文化“围剿”、传播进步思想、促进抗日救亡运动、推进中国近代思想发展中留下了深刻印记。「人才汇集中心」近代以来,上海因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综合优...
勾勒江苏涌动不息的文学风景线
在此次研讨会上,《江苏新文学史》对史料的发掘,得到一致认可。比如书中对抗战时期沦陷区、解放区、国统区的文学状况做了全面而实事求是的陈述,更钩沉出新文学史上第一次提出的“新四军根据地文学”。据记者了解,以前的研究界,比较多地关注一些主流的知识分子写作、乡土写作,而当时新四军转战于苏北等地,作品都散乱...
用智慧和勇敢守护母语守卫家园——王棵儿童文学新作《芦哨声声...
这是一部聚焦文化抗战题材的儿童文学作品。面对侵略者的阴险狡诈与残暴,江南水乡地区人民团结一致,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奴化教育,以劳动人民的智慧守护母语,守卫家园,也将坚守文化、热爱祖国的信念传递给下一代,给予读者历史的正面教育和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近日,王棵接受了媒体群访,讲述了在创作《芦哨声声》时的感想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