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题材纪录片:生动讲述不等于戏说秘史
诸如《历史那些事》《神都洛阳》《千古风流人物》等作品都采取讲述一个个具体历史人物故事的形式,创作者不是照本宣科地表达历史学界对该人物的各种评价,而是通过讲述人物经历的具体小事以及当时的所思所想,支撑起或豪迈或洒脱或执着的鲜明人物形象,帮助观众从人物的命运和言行中拼凑出对宏观历史的大致印象。与传统创作...
华策克顿:不惜创作心血、制作成本去做历史正剧
华策影视集团创始人、总裁赵依芳表示,多年来因为方方面面的原因,历史古装缺席良久,“中国古装剧,玄幻、古偶、戏说、传奇等等,什么形态都做过了。但古偶好看,也并不能满足所有的观众群体,还是有很多观众想看到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想看到有古风古韵和文脉传承的古装历史正剧。”而随着中国观众民族自信的崛起,对传统...
传统文化影视创作如何借势新媒体持续火热
国宝对着镜头,将自己数千年来的经历娓娓道来;文物化身人形,诉说流落海外多年的思乡之情;虚拟主持人讲述古画经人工智能技术修复焕发生机的传奇……当前,各类新媒体技术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影视领域,影响并塑造着作品形态和产业生态,这为传统文化题材影视作品创作带来新的思路。一批影视剧、综艺、纪录片、微短剧、直播节目、短...
三评“歪曲传统文化”之一:国潮文艺创作不能歪曲优秀传统文化
近些年来,文艺领域掀起“国潮风”“新中式”的创作热潮,各类优秀作品不断出圈,比如春晚创意舞蹈《只此青绿》《锦鲤》,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五星出东方》,电影《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长安三万里》,大型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中国好时节”系列节目》《“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新国风环境式越...
粤剧电影《谯国夫人》:为传统戏曲之美创造“大银幕表达”
回望历史,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是粤剧电影的黄金时期,吴回执导《宝莲灯》(1956年)的成功,进一步激励了电影人将电影与粤剧融合发展的脚步。此次《谯国夫人》的电影版剧本是在舞台版剧本基础上,重新按照电影语言的逻辑创作,加强了各方势力的冲突,全片倒叙、插叙交错,层层递进,首尾呼应。影片通过深入挖掘史料,把...
晋朝电视剧为何只拍到司马炎登基统一三国,以后的事情为何不拍?
近几十年以来,以中国历史为题材的影视创作可谓繁盛一时(www.e993.com)2024年11月15日。这些名目繁多的历史影视剧,以铺天盖地之势,将以往沉寂多年的历史,以戏说、改编的方式搬上了荧屏。《大汉天子》、《三国演义》、《康熙王朝》,都是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中评价颇高的影视剧。在这些精彩纷呈的影视剧中,“三国历史”也是各大导演最热衷拍摄的题材...
健谈| 民俗·遗产·原型:中国神话改编电影的范式嬗变
1919年,舞台剧电影《义理的仇斗》作为朝鲜的第一部自制电影开启了朝鲜电影史。此后,在东亚各国电影逐渐流行的过程中,历史剧、民间传奇、神话故事等特定文学遗产进一步被集中改编,如日本衣笠贞之助的《娃娃的剑术》(1927)、《牛郎织女星》(1927)等作品——影片甚至仍旧由当时的关西歌舞伎林长二郎男扮女角出演,和粤剧...
历史剧为什么离不开戏说二字,是影视工作者们都缺乏国学素养吗?
当下,很少会出现一些惊艳观众眼球的优秀历史正剧,其主要原因集中在编剧、导演等这些影视工作者身上。好的历史正剧虽然也会对少许历史情节进行艺术加工,但绝不会胡乱戏说历史,令人瞠目结舌。国内历史剧为什么离不开“戏说”二字,不是选择胡诌就是架空历史,为什么国内少见历史正剧,是影视工作者们都缺乏国学素养吗?
王立群:通过影视了解历史不可取
王立群:历史是过去的今天,而现在是昨天的延续。历史无法阻隔,了解历史,就可以了解过去,从而了解人和人性,这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通过影视剧来了解历史,这是十分不可取的,因为其中有很多戏说的成分,或者说是虚假的成分。
专家:部分抗战影视作品创作者缺乏基本的历史常识
电影《地道战》电视剧《亮剑》电视剧《北平无战事》尽管抗日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但战争作为人类文艺作品永恒的主题,依然是中国百年电影史上值得记录和书写的重要篇章。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一批正视国殇、表现革命先辈英勇抗战精神的影视作品将在这一重要的历史节点推出,唤起人们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