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寻找共鸣
美国汉学家、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教授柯马丁(MartinKern)就是被中国文化所吸引,继而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寻找到共鸣,并探究其发展、演变过程,梳理古代中国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之形成。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柯马丁讲述了他与中国、与中国文化的邂逅,以及如何通过比较性思考和研究理解文学乃至文化。20世纪80年代,...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汇编(送给孩子们)
乐府诗继《诗经》、《楚辞》之后,两汉乐府诗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又一壮丽的景观,作为一种新的诗体,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陌上桑》与《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中的最优秀的作品,也是叙事诗的代表作。《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是汉乐府叙事发展的高峰。见于南朝徐陵编纂的《玉台新咏》。《...
中国古代诗歌和小说里蕴藏了怎样的智慧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古代诗歌反映出的中国人的时间意识也是现实的,人们在季节的变迁中感受到生命的流逝,在时间的流逝中把握历史的发展,从而意识到自然和人生的对比,自然是永恒的,人生是一去不复返的。也同样是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了非常浓烈的乡土观等等。书乡:的确,这本书有鲜明的比较文学思维方式,您会在观念...
世界诗歌日|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可持续思想
在世界诗歌日这一天,我们也从中国国代诗歌中筛选出了10句具有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诗歌。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吟诵经典,讴歌责任,鼓呼可持续发展的事业大步向前。0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经·第二十五章》)释义: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反映人类与大自然之间关系的最具代表...
...天津教育出版社推出新书《朝鲜半岛古代诗人追和中国诗歌辑考》
由天津教育出版社近期推出的新书《朝鲜半岛古代诗人追和中国诗歌辑考》,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朝三千年诗歌交流系年》的研究成果,是一部自出机杼、别开生面的大型文献著作,从一个新鲜的角度梳理了中韩诗歌交流的特殊形式——追和诗。据悉,朝鲜半岛古代汉诗作为域外汉文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中国文学的...
传统文化对古典诗歌创作的影响
首先来看曹操的诗歌创作(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操在古代很长时间里获得的评价都很低,脍炙人口的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对其“托名汉相,实为汉贼”之评语颇具代表性。在古代的戏曲舞台上曹操更是白面奸贼的形象。身为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三曹”之一,曹操存世诗作二十余首,其中包含《短歌行》《观沧海...
一周文化讲座|“终身读者”修炼指南
《涵变》是历史学家马勇的新作,聚焦于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与国家政体的建构,即从1895年甲午战后到1917年张勋帝制复辟失败的二十二年的历史,从大历史视角来说,这是三千年中国历史上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周六下午,我们邀请马勇和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李亮一起做客先知书店,举行该书的首发式,并一起探...
一周文化讲座|思想打开历史_腾讯新闻
嘉宾:荣新江(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罗新(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系教授)对于一个历史学家来说,行走首先意味着寻找,是在图书馆、档案馆、资料室“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阅读历史文献、考察遗迹遗物。对于同为历史学家的罗新来说,行走,还意味着一种做学问的方式。是回到历史现场,身临其...
[中国妇女报]辛晓娟:在唐诗里,觅得一方自在的精神家园
薛涛谈论吐蕃战争的时候,能够写出“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的诗句,其眼界与胸怀令人感佩。因此,我始终认为唐代女性的文学创作是文学史上的重要现象,她们与她们的作品,值得被更多人关注和研究。这些年来,除了科研与创作,我也在积极参与古代文学的普及工作,包括担任《中国诗词大会》的题库专家、《经典咏...
彭娟、龚乙:“湖南省古代文学学会2023年年会暨古代文学学科建设...
(一)诗歌研究蔚为大宗杜诗学一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热点问题,“杜诗学”之名形成于金元时期,时至今日,杜诗学在原始文献梳理与理论体系建设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湘潭大学的雷磊教授在《明代杜诗学中学杜与变杜:以杨慎的张含诗歌批评为考察中心》中以杨慎的张含诗歌批评这一角度探讨明代杜诗学的新发展。杨慎的张含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