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砸死刘贤埋下七国之乱伏笔,晁错削藩引发战事但迅速平定
早在汉文帝时代,晁错其实就已经是中枢重臣了。之前的晁错曾经向汉文帝进谏,提出了移民实边以及马复令之类的谏言。这些方案后来都对汉朝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当然,刘濞起兵的时候,打出的旗号肯定不是造反,而是说要清君侧。大致就是说汉景帝被晁错蛊惑,然后坑害老刘家自己家人。而刘濞起兵之后,其他心存不满的老刘家...
历史上的“四大阳谋”,个个精妙绝伦,对手知晓全部却束手无策
在汉景帝执政时期,智谋之士晁错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策略——削藩。面对这一建议,汉景帝显得颇为谨慎,决定采取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验性态度,毕竟,他心中并无十足的胜算把握。政令一发出之后,得到诸侯王的极力反对。七位权势滔天的诸侯大佬,竟携手玩起了“净化宫廷环境”的戏码,直指中央王权。而此时的朝廷,...
吴楚七国之乱时,汉景帝为何要杀晁错,他难道不知道这是没用的吗
晁错在朝廷之中的为人处事,其实是非常危险的,晁错为人过于张扬,做事不计后果,在受到汉景帝宠信时,晁错以内史之职插手法令的修改。窦婴因为反对晁错的削藩建议,结果被晁错仇视,丞相申屠嘉与晁错有仇,找了晁错的一个把柄,想上报皇帝处死晁错,结果晁错提前得到消息,反而把申屠嘉逼得患病而死。窦婴反对削藩丞相陶青、...
历史探秘:晁错、张汤之死
晁错是河南禹州人,以文学为太常掌故,为人峭直刻深,以其才辩为太子宠幸,号为智囊。数上书文帝刘桓,言削藩之事与更定法令,书上数十,文帝不听,然奇其才,擢为中大夫。景帝刘启即位,以晁错为内史,每奏事天子言听计以,宠冠九卿,法定多所更定。迁御史大夫,位列三公,在朝与袁盎等诸大臣格格不入。上书削藩,因...
一本颠覆认知并改写中国历史的书
简单来说,顾颉刚、胡适等文人的研究结论是,当下(20世纪20年代)有据可查的最早信史文献是《春秋》,只能追述到东周时期(春秋初期)。再之前的历史,别说三皇五帝了,连武王伐纣、周公辅政等都不是信史。最多也只能看作当时的人为自身需求,对某些史实做了演绎,即“托古改制”。
...汉景帝为了平定藩王叛乱,无奈选择诛杀晁错,最终成为了历史悲剧
00:00/00:00倍速当前设备不支持播放你可以刷新试试70017001.199-06747c0d611597491a45f286ca08fba4汉武大帝:汉景帝为了平定藩王叛乱,无奈选择诛杀晁错,最终成为了历史悲剧展开2024-08-1709:05发布于四川|2276观看611分享手机看雪...
七国之乱:一半国仇一半家恨!浅析七国之乱两大历史价值
第一任齐王刘肥是刘邦与曹寡妇的私生子,虽是长子,却是庶出,晁错甚至不客气地称之为“孽子”。刘邦在举兵前忙于混江湖,耽误了终身大事,所以他登基后儿子们都很小。为了对付异姓诸侯王,已成年的刘肥被推向政治前台,接替韩信当了齐王,成为天下封地最广最富有的诸侯王。
历史上“七大阳谋”,第六个无懈可击,第七个却早已失效
合纵连横是战国时期由纵横家推出并宣扬的战术理论,历史中由公孙衍首先发起,由苏秦四处游说六国,推动六国最终完成联合抗秦,组织齐秦两大国吞并小国。合纵既可以对齐,又可以对秦,连横既可以联秦,也可以联楚,这就是朝秦暮楚的由来。第3名,种桑误国,春秋时期的经济战。
颍川庾氏消亡史:盛极而衰,世人皆谤!东晋恶直丑正之风下的徒劳
庾亮认为现在就征苏峻入朝,即便有抗命,祸乱也会小一些。如果给其时间壮大,就会如同汉初“七国之乱”那般无法压制。当年汉景帝削藩,接受了晁错建议,认为如果不主动削藩,等到封国壮大,必然会反叛;如果主动削藩,虽然会招致反叛,但会彻底清除威胁。但是景帝、晁错削藩,后世皆誉之;而庾亮打压苏峻,世人皆谤之!
扒一扒汉景帝的上位史!汉景帝能当上皇帝,运气到底有多逆天?
晁错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人,他向刘启建议削夺吴国的会稽和豫章两郡,以整合国家的统治权。此举引起了吴王的不满,于是他联合了六个其他的诸侯王,发动了“七国之乱”。刘启听到这个消息后,并没有惊慌失措,相反,他毫不犹豫地派遣太尉周亚夫率领三十六个将军前去平定叛乱。这场战争非常艰苦,但最终,周亚夫和他的将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