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帅:汉字传入西域的历史影响——兼论魏晋时期鄯善通行佉卢文之原因
汉王朝将塔里木盆地纳入版图后,汉字随即传入当地,改变了绿洲诸国有语言而无文字的社会状态。文字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汉字的使用是西域历史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绿洲诸国自此设立文案机构,利用文书来传达政令,极大提升了行政效率和社会控制力。当东汉末年(184年或稍晚)汉朝官兵内撤以后,各绿洲国家缺乏汉文书吏,随即...
韩国1500年历史的木简刻有生僻汉字 韩专家分析:这是缩略语
海外网2月1日电据韩国《京乡新闻》1月29日报道,韩国几年前出土一枚木简,据称有1500年历史,上面刻有大量汉字,其中生僻字“畓”引发考古专家的关注。报道称,2019年,韩国在庆尚北道出土了这枚木简,长74.2厘米,上面能辨认的汉字,就有100多个,包括“谷”“堤”“結”“負”等。韩国考古专家认为,这枚木简记录...
中亚的特殊“华人”:15万人为什么说着中文,却弃用汉字?
此外,东干族还自发组织建立了多个以东干语为主要教学语言的私立学校,这些机构不仅提供语言课程,还会给学生讲述东干族的历史、文学等传统文化内容,弥补了官方教育体系中的缺失。▲东干语课程作为清末迁徙至中亚的陕甘回民后裔,这一族群已经历经百年。虽然长期生活在与汉文化隔离的环境,失去了汉字的书写能力,但还在努力...
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凭啥能占一半?
站在历史发展的桥头堡举目远眺,数千年的积淀,汉字及汉字文化,已与神州大地上的多民族文字互交互融,非但没有萎缩,反而影响并远播至日韩、朝鲜、越南、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形成包含30多种文字的汉字文化圈。这些,岂是那些当年企图建立“共荣圈”的、现今妄图凭借暴力、经济手段封堵一个国家发展、一个民族自强之...
1500多年历史 云峰刻石郑文公碑何以享誉海内外?
云峰刻石是研究中国书法源流的珍宝,展示着中华文化的古老底蕴。在山东莱州云峰山上,矗立着一块北魏郑文公碑。1500多年来,它在向世人讲述一段家族往事的同时,凸显了中国汉字由隶入楷书风,也见证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频仍。郑文公碑为何有如此魅力?何以享誉海内外?莱州市博物馆馆长张玉光近日就此接受中新社“东西问”...
拼音的历史超过400年,还是外国人发明的!我国古人如何注音?
1913年2月,读音统一会在北京召开,这场历时3个多月的会议,首先根据各省代表投票的方式确定了6500个汉字的“标准国音”(www.e993.com)2024年11月28日。没错,大家方言不同,导致有些汉字发音也不完全一样,首先咱们得自己知道每个字发什么音,才能确定怎么给它标注拼音。对于字母方案,会议最终决定以章太炎曾经设计的“纽韵文”为基础,并加以改造,拟定...
中国唯一的甲骨文大学生,破译一个字赚10万,李右溪到底有多牛?
甲骨文,作为汉字的早期形态,不仅是文字的起源,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深厚的历史底蕴,是传承千年的珍贵遗产。然而,今年甲骨文这一原本冷门的专业却意外地成为了网络上的热门话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深入解读本文,揭开甲骨文爆红的背后推手。甲骨文热潮对社会又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让我们一同探寻答案。
你知道“龙行龘龘”的“龘”怎么念吗?它的背后,还藏着这样的汉字...
事实上,“龘”字至今仍不属于现代汉语常用字和通用字,在《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中都找不到它。??第八届“汉字文化节”,书法家洪启嵩在宽27米、长38米的画布上书写“龙”字。新华社不过,这并不影响“龘”被重新“启用”。从上古图腾到吉祥瑞符,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龙”字已逐渐演变为...
保存汉字的百年努力,能让它留在AI时代吗?
《汉字王国》的篇幅只有200多页,但人物和事件众多,讲述了从1900年到2020年整整120年的历史。这注定它是一部简史,没有同类专题著作细致、深入和复杂[1]。但也可以将它看作一本入门的导览。而且,由于作者采用非虚构写作手法,文笔优美,可读性强。
汉彝文字:中华文化同根同源的历史见证
历史上,我国境内曾出现过参照汉字创制的方块文字:古西夏文、古契丹文、古女真文,以及拼音文字:古突厥文、古龟兹文、古于阗文等,这些文字都已经消亡。而甲骨文和古彝文经过专人整理和文字学家的不懈努力,传承至今。同源异形:相同的造字方法汉字“六书”造字法是音意文字的造字典范。许慎在《说文解字》系统阐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