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巴丹吉林沙漠与中国航天
到今天的常态化值班式太空飞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这座“中国载人航天第一港”在浩瀚的巴丹吉林大漠搭起天梯中国人从此有了往返太空的通天之路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支撑伟大事业一代代中国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征程中把坚定的理想信念、高昂的爱国热情强烈的责任担当、良好的精神风貌写入浩瀚太空凝结成...
新中国科技75年|中国航天——东方红一号
新中国科技75年|中国航天——东方红一号中国桥、中国路、中国隧、中国港、中国船、中国车、中国楼、中国高铁、中国核弹、中国航天……新中国成立75周年,取得无数巨大成就,实现无数伟大工程。中国科技伴随新中国的成长走过了艰辛而又不平凡的75年。让我们共同回顾祖国科技辉煌的75年历程!中国自行研制并成功发射的第...
文昌航天发射场:托举“嫦娥”飞天的中国探月新母港
奔月、绕月、落月、采样返回,将望月千年的古老民族与月亮的距离越拉越近……从2007年起,素有中国“探月港”美誉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连续成功发射我国所有探月航天器。嫦娥与中心相守相伴,也相互见证着彼此的成长。时间为经,空间为纬。坐标系上,一条代表国家伟大发展的跃升曲线,随着一项项重大工程按节点推进而...
体验航天文化盛宴,我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等你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组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试验任务发射场,也是我国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世界三大载人航天发射场之一。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从这里升起,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从这里飞向太空,中华民族千百年的飞天夙愿在这里圆梦。这里被誉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和中国航天第一港,是全国首批...
穿越星辰的史诗|读者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总之,《飞向太空港》是一部具有极高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的作品。它以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历程为背景,通过生动的叙述和深刻的思考,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壮丽的航天画卷。这部作品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来自宇宙的震撼与感动,更让我们对航天科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敬畏之心。它是一曲对航天人精神的颂歌,也是一部穿越星辰的壮丽...
上天入海
向空间要未来,向未来要空间,新赛道蕴含历史性发展机遇(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参与未来“空间战”,长三角必须要争先。飞向太空“三、二、一,点火!”2023年7月12日上午9时,由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箭航天”)自主研制、产于浙江的朱雀二号遥二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圆满完成发射任务,成为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
中国首张太空船票100万元秒售罄 三年后出发
10月24日18时,江苏深蓝航天有限公司(下称“深蓝航天”)在交个朋友淘宝直播间上架了两张次亚轨道载人旅行飞船船票,每张订金5万元,直播间售价100万元。结果,两张“船票”在直播间刚一开售,便显示商品已经售罄。据悉,这是国内首张通过淘宝销售的太空旅行票,意味着太空探索或将迈入大众时代。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发展综述:筑梦苍穹
30年波澜壮阔,新时代十年奋进。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船飞行到空间站巡天,中国载人航天从无到有,用30年跨越了发达国家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由蔚蓝星球飞向浩瀚星空,中国人漫步太空的脚步自信从容。一个个航天器穿梭太空的轨迹,一次次航天员飞向太空的身影,书写着...
李鸣生《飞向太空港》| 《当代》文学丰碑
一本杂志讲述的文学史李鸣生《飞向太空港》李鸣生是深耕航天题材的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以“航天七部曲”为代表的众多力作多次荣获鲁迅文学奖等国家级奖项。他的首部长篇报告文学《飞向太空港——“亚洲一号”卫星发射纪实》发表于《当代》1991年第1期,此后他又在《当代》推出了《澳星风险发射》(1993年2期)、《走出...
陈蓝:中国和海湾国家航天合作潜力巨大,想象空间无限
中东土豪的航天梦想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历史。二战后,源源不断的石油收入让海湾国家一夜暴富。他们留给世人的印象是专制的君主制、被西方控制的单一经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以及王公贵族们奢华至极、挥金如土的生活。然而事实上,他们中间也有充满理想和抱负的人士。仰望星空、飞向太空就是他们的梦想之一。那时正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