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下,百姓口述命运转折的励志故事
这一年,教育部批准成立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我调入该所工作,参与筹办全国第一家经济史专业杂志《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年1月,厦门大学中国古代史和专门史(经济史)两个专业,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博士点。我走入厦门大学历史学科发展的快车道,努力拼搏,趁势而上,打破论资排辈,脱颖而出。1985年,我从讲师...
郭建龙重磅新书《失去的三百年》终于来了!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世界近代史。近十年来,实地探访几乎整个中国以及非洲、欧洲、中东、中亚、东南亚等地数十个国家,用游走的方式观察和记录世界。善于从不同的宗教、文化根源入手,多视角叩问地域文化,带领读者在历史和现实之间穿梭,透视千年文明的兴衰存亡。
潘先林 | 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民族史视角
中国近代史学的民族史研究简单为民族革命运动史,中国民族史学的近代史研究又受到单一“民族政治史”研究模式的限制[3],不能为中国近代史学提供客观深入的研究成果,这同时影响了两个学科的全面发展。近20年来,中国近代史学新开拓的领域和视野大多属于多学科交叉研究,引进了不少海外新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促进了国际学...
口述历史变迁,百姓借改革开放东风,改写命运奔小康
这一年,教育部批准成立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我调入该所工作,参与筹办全国第一家经济史专业杂志《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年1月,厦门大学中国古代史和专门史(经济史)两个专业,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博士点。我走入厦门大学历史学科发展的快车道,努力拼搏,趁势而上,打破论资排辈,脱颖而出。1985年,我从讲师...
口述改革开放风云,百姓命运华丽转身,见证时代巨变
1982年1月,厦门大学中国古代史和专门史(经济史)两个专业,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博士点。我走入厦门大学历史学科发展的快车道,努力拼搏,趁势而上,打破论资排辈,脱颖而出。1985年,我从讲师破格晋升教授。1986年7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批准,我成为当时全国文科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从此...
张越:十七年时期中国史学五朵金花问题再审视
“展开‘大鸣大放’时,向先生认为在历史学界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只重点讨论了中国古代史分期、近代史分期、资本主义萌芽、农民战争、汉民族形成问题等五个问题(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夏应元《回忆向达先生晚年的几件事》,沙知编:《向达学记》这两种说法,用近代史分期问题替代了封建土地所有制问题。考虑到翦伯赞是在9...
一位清史大家的求索之路-光明日报-光明网
????由于戴逸在清史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显著成就,1982年至1989年,戴逸担任了北京市历史学会理事会会长;1988年起,他又担任中国史学会第四、第五届理事会会长。史学界对戴逸的评价是:“在当代学术界,贯通清前史和近代史同兼中国古代史、近代史博士生导师二任为一身者,唯先生一人。”...
吕思勉诞辰140周年纪念丨张耕华:吕思勉的最后八年
大约自三十年代中期起,吕思勉制定了一个长期的写作计划,总结自己对中国古代史的研究成果,以个人之力,分六卷(即先秦史、秦汉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宋辽金元史、明清史)撰写“国史长编”。此项计划的《先秦史》、《秦汉史》和《两晋南北朝史》先后于一九四一、四七、四八年出版了。新旧更替之时,他正在...
一位清史大家的求索之路——评《戴逸传》
2002年8月,在吴晗对戴逸提出编纂清史的40年之后,清史编纂工程正式启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推荐戴逸担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时年76岁。编纂清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国家文化工程,由既精通古代史,又熟稔近代史的著名学者戴逸担纲,是实至名归。
蒋维崧︱元史三贤的京剧缘及其他
周清澍被借调在近代史所协助蔡公续修《中国通史》。当年通讯依仗邮局投递书信,周夫人在信封上写了近代史所地址及收件人姓名蔡美彪(转交)后,落款未写全名,径书“屠寄”二字。蔡公收信后很得意地告诉同人:“屠寄给我写信了!”原来“屠寄”实有其人。他是清代著名的史学家,所著《蒙兀儿史记》流传至今,为治本段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