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名家读运河①:一条遗产小道,看见风景与历史
编者按:悠悠运河,气象万千。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年来,浙江在运河保护传承利用方面,不断探索创新方法举措。为进一步讲好运河文化故事,阐释好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意义,潮新闻今起推出“名家读运河”系列报道,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深入解读大运河的遗产价值和文化意义,敬请关注。杭州临平区塘栖古镇举行大运河奇妙...
京杭大运河,一条流动的文化之河
在历史的长河中,南北各地的特色物产、饮食服饰、风情民俗、官民礼仪等在杭州相互融合,形成了绚丽多彩的运河文化。明清时,各地渔船都从运河源源不断地进入城北,在卖鱼桥一带,开设了很多家以鱼虾水产为原料的菜馆;在运河流域,杭剪、杭扇、杭粉和茶叶、山货、炒货等杭产名品的交易规模相当可观,形成了杭州的运河物产...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丨走进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 感受“千年运河...
作为研究、收藏、展示隋唐大运河历史文化和文物遗产的专题性博物馆,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坐落于古时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洛河与瀍河的交汇处,2022年建成开放后,已吸引数百万观众前来参观,成为“中国大运河”对外宣传推介的重要窗口。“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的建设和陈列都特别有新意,还为游客提供了互动体验区,能够感受...
何以中国|大运河传承历史文脉,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作出重要指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途经朝阳区高碑店村西北部的平津闸,不少人会疑惑:“眼前这些有序叠压的巨大长方条石,曾发挥了什么作用?”作为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处元代古闸口,平津闸是古代京杭大运河的重要历史见证...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追根溯源文旅沉浸,千年运河激活共同文化记忆
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大运河既是中国历史的见证者,也是中国文化的传承者。我们没有理由不赓续文脉,守护这一“流动的文化”,让大运河成为读懂“盛世中华”的重要篇章,向世界讲述与河共生、共融、共兴的新时代故事。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千年大运河涛声回荡 “流动文化”多维传承
赓续文脉,“流动文化”多维传承(www.e993.com)2024年11月11日。近日,由安徽省网信办、安徽省文物局联合主办的“何以中国·沿着大运河看安徽”网络主题活动走进宿州和淮北,众人踏上大运河寻迹之旅。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大运河那份厚重的历史气息。大运河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经过河南、安徽、...
【何以中国 运载千秋】何以“一眼千年”?解码大运河背后赓续的...
在古代,大运河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以洛阳为中心的隋唐运河体系与丝绸之路相连,浙东运河又与海上丝绸之路相通,形成了气势磅礴、沟通世界的商贸运输与文化交流通道,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正如历史学家田余庆所说,“大运河一端通过明州港(今天的宁波港)以通海外诸国,另一端则从洛阳西出以衔...
【何以中国 运载千秋】唱响新时代运河文化“水调歌头”
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年来,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以高度的文化自觉,站在民族文化复兴的高度传播运河文化,以“文化+”作为引领,以“+文化”实现破圈,唱响新时代运河文化的“水调歌头”,让运河成为人们身边的诗与远方。5月18日,“运河三老”之一朱炳仁在中国大运河文化讲堂发表演讲...
人民网评:中国大运河,传承千年文化韵致
十年辛勤耕耘,传承万古风韵。2014年6月,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至今已十年。十年来,大运河的文化价值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更深入的挖掘,它已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十年来,政府与社会各界对大运河及其周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持续加强,古建筑得到修缮,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使得这条古老的运河重新焕发生机;...
文化中国行·山水间的生态智慧|古今握手 千年运河正在迎来新生
从隋唐时代以洛阳为中心到元代以后直接贯通南北,中国大运河在千余年历史中不断地整修、改造,因势利导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水利和生态的难题,保障了运河畅通。8月15日的《文化中国行·山水间的生态智慧》,我们就到山东和江苏去看一下大运河是如何跨过山东丘陵和黄河这两个重要节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