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撒贝宁邀请老年宋应星来到300多年后的今天,看后世如何在天空、大地、海洋里续写《天工开物》,今天的人们过上了怎样一番“衣食富足,禾下乘凉”的美好生活,尤其是宋应星和袁隆平跨越时空的握手,当宋应星从袁隆平院士手中接过那株超级稻谷时,时间静止,空间无垠。中华美学讲求知、情、意、行相统一。无论从电视文艺、还...
宋应星和袁隆平跨越三百多年“握手”《典籍里的中国》第二期走进...
在《天工开物》这一期里,老年宋应星在“当代读书人”撒贝宁的带领下,感受三百多年后的“天工开物”:他昔日从江西到京城(北京)得花上半年的赶考路,如今坐上中国制造的高铁仅需三个时辰左右,若是坐上中国人自己造的C919飞机,则只要一个多时辰就到了;当听说后世造的大火箭“长征”号可以把月球车载到月亮上,“奋...
《典籍里的中国》树文化综艺新标杆,宋应星穿越回现代与袁隆平握手
最后,宋应星怀抱袁隆平院士送给他的超级稻“回归”自己所处的时代,最后一次的回眸和拱手,为这期节目画上了温情与激情共存的句号。很多网友都表示,非常喜欢通过这种方式来了解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流转的闪亮故事和伟大人物。《典籍里的中国》刷屏的背后,是立足中华优秀文化,从电视表达优势出发,综合运用创新科技手段,...
《典籍里的中国》里袁隆平、宋应星跨越300多年的“握手”……
《典籍里的中国》里袁隆平、宋应星跨越300多年的“握手”……《典籍里的中国》里袁隆平、宋应星跨越300多年的“握手”……《典籍里的中国》里袁隆平、宋应星跨越300多年的“握手”,看哭!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cr.人民日报)VideoPlayerisloading.00:00/00:00Loaded:0%视频加载失败,请查...
星空下丨再续“经典之约”《典籍里的中国》第二期走进科技典籍...
再续“经典之约”《典籍里的中国》第二期走进科技典籍《天工开物》宋应星和袁隆平跨越三百多年“握手”大年初一晚黄金档开播的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是一档全新的硬核节目。在央视一套一经亮相,就以强大的思想穿透力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成为文化节目中的爆款,为此类节目树立起新的标杆。
梅新育:《典籍里的中国》宋应星造型之争分析
“看哭了!#袁隆平宋应星跨越300多年的握手#古有宋应星‘贵五谷而贱金玉’,写就《天工开物》;今有袁隆平心怀‘禾下乘凉梦’,致力杂交水稻的研究(www.e993.com)2024年11月23日。尽管相隔300多年,他们却都透过一粒种子找到了造福人民的共同梦想。《典籍里的中国》两位科学家跨越时空的‘握手’令人动容!致敬!”...
《典籍里的中国》,创新演绎让“典籍活起来”
节目的演绎让中华儿女能够回望千年岁月,感受中华民族的大地与中国文化思想的相交融,感受流淌在华夏儿女血脉中的民族之情。另一方面,节目让典籍中的历史人物穿越时空见证文化传承和当代文明成果。例如,第一集中伏生跟随当代读书人撒贝宁来到现在的图书馆观看当代儿童背诵《尚书》;第二集中宋应星前往袁隆平杂交水稻实验田...
《典籍里的中国》二度走红,文化类节目展现持久生命力
《典籍里的中国》运用电视化、通俗化的表达,来讲述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源起、流转及书中的闪亮故事,“动”与“静”相结合让典籍中的文字都“活”了起来。一时间中华文明的厚重感,民族文明的自豪感,面对历史重担的责任感,在无数国人心中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无数的“伏生”护住了历史的传承,无数执着的“宋应星...
【拓展帮】央视《典籍里的中国》即将回归?殿堂级知识拓展超惊艳!
“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这是《天工开物》首篇《乃粒》中的一句话。《典籍里的中国》节目中,相隔300余年的袁隆平与宋应星透过一粒种子,找到了属于科学家的共同梦想:求真务实、造福人民。他们用跨越时空的一次“握手”,带领观众感受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经世致用、为民谋福祉的不懈追求...
央视播出!袁隆平和宋应星跨越300年的握手?缘起成书于新余的这部典籍
字长庚,是中国明末科学家。崇祯七年(1634)至崇祯十一年(1637)宋应星在任职分宜县学教谕时写成了蜚声中外的世界科技巨著《天工开物》当时,宋应星历经六次科举考试均不第,于是开始潜心编著《天工开物》等书籍。《天工开物》原书分上、中、下三卷册,共包括正文十八篇,123幅图,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丁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