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守长城浙江义乌兵后裔自费建起“明长城文物展馆”
新华网石家庄4月17日电(记者郭雅茹)400多年前,一些浙江义乌兵随名将戚继光北上来到现在的秦皇岛板厂峪村戍守、修筑长城。如今,这些义乌兵后裔中一名叫许国华的村民自发守护长城,自费建起一家“明长城文物展馆”。中国历史上的“戚家军”是以明朝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戚继光的姓氏命名的军队,主要是从义乌征召的士兵。南...
“凤回头”不再濒危山西:三级检察院一体履职助推“明代最美野长城...
全县调查的长城总长度达48013米,涵盖战国赵长城、汉长城、北齐长城、北周长城以及明长城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雁门关长城和白草口长城。“凤回头”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草口长城1段6号敌台的一座残存墙体,因残墙伫立山顶,造型奇特,形似一只回头的凤凰而得名,被长城摄影爱好者称为“明代最美野长城”。天...
为什么汉朝能彻底打服匈奴,明朝对付游牧民族,却只能修长城呢?
明朝初期,朱元璋与朱棣展现铁血手腕,然其后两百年间,却多以修筑长城为守,以抵御北方游牧侵扰,尽显防御姿态。两者解法迥异,历史镜鉴下,汉朝之策,更添畅快之感。汉朝与明朝,同为中原之雄,抉择何以大相径庭?莫非明朝果真逊于汉朝,如网言所传?此中缘由,引人深思。自然非然!此非事实之所在,勿须多虑。简言之,...
长城之外,明朝靠什么守卫北部边疆?
一部明代史,也是一部长城修筑和防御的历史。本书名为“长城之外”,实际关注的是长城内外明王朝依托长城构建的北边防御体系之内和之外的史事,为阅读明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彭勇,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7窦德士的《长城之外》一书,在西方学界长城研究的基础之上,对明代长城防御历史与阶段变化...
万里长城护京师
万里长城护京师转自:前线理论圈明朝建立后,为防备蒙古残部对北方边疆一带的袭扰,朱元璋一方面让自己的九个儿子驻守在甘肃至辽东的各处军事要地,另一方面开始修建居庸关及周边的长城防御设施。建文年间,燕王朱棣夺取皇位迁都北平后,边境安全形势比洪武时期更为严峻。为解决这一隐患,朱棣决定修建边墙以便连接各处堡垒...
纪事|众志成城——记40年前的“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活动
两年前,时任政务院副总理兼文教委员会主任的郭沫若提出要修复长城,向国内外游客开放(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文化部文物事业管理局把这件事当大事来抓,局长郑振铎将重任交给了时年28岁的罗哲文。面对体量巨大的万里长城,罗哲文经过勘察、研究,把明长城的重要关隘八达岭作为新中国维修长城的第一站。他带领工程队,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修缮了...
司马台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初年的修建历史及防御体系。
司马台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初年(公元1373年),是在北齐长城的基础上修筑的,属明代“九镇”中蓟镇古北路所辖。明万历年间,又经蓟镇总兵戚继光和总督谭纶率兵进行了重点整修,极大地完善了防御体系。其山势陡峭,地势险峻,工程浩繁,易守难攻,风速较大。以水库为界,以东的部分长城为东段长城,以西的部分为西段长城,...
40年前,“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活动是如何开始的?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曾分期拨巨款为长城重点地段“治病疗伤”。但万里长城万里长,不可能在短期内靠国家拨款修复。1984年7月5日,《北京晚报》《北京日报》联合八达岭特区办事处等单位,共同发起“爱我中华修我长城”活动,开启社会集资修长城的先例。1984年7月5日《北京晚报》头版...
马维仁:明代“长城”与“边墙”称谓考辨
但是,对明代长城的称谓问题,学界始终未能形成较为一致的看法,有称“长城”者,亦有称“边墙”者。对此关键问题,学界尚缺乏进一步的争论和回应,以至于对有明一代使用“长城”和“边墙”两个称谓的史实缺乏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基于此,本文将在学界前辈研究的基础上,对明代“长城”和“边墙”称谓做进一步考察。
从细节深处透视大明边防——读《长城之外》
但终归是瑕不掩瑜,正如译后记中所言,“与传统西方汉学夺人眼球的写作手法不同,窦氏著作中大量援引了史料原文,这使得他的叙述显得谨慎,结论亦下得有理有据,甚至称其为广涉明朝长城边防文献的汇编之作,亦不为过。故无论什么类型的读者,观之当有所裨益”。开卷有益,掩卷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