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续客家文脉】讲演录之十:史上梅州文脉兴盛的原因分析
梅州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年间,那个时候北宋朝廷的重臣刘元城,左谏议大夫,谪居梅州时在城区开创了梅州历史上的第一所书院,这就是被后人称之为梅州第一书院的“元城书院”。梅城仅存的东山书院自宋朝元城书院以后,梅州学风渐兴,书院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包括我们今天在梅城仅存下来的“东山书院”,就是乾隆年间...
孔融让梨在元城(今大名县)
孔学在大名、元城、魏县传播有序,渊源流长。不仅是梨乡也是文化之乡。是碑自宋代欧阳修《集古录》和赵明诚(李清照的丈夫)收录以后,为历代金石家称誉。明代郭宗昌(金石史)称“其书法尚存分清,且结体古逸,殊不易造,汉碑阴字多潦草,此碑独超逸古雅,非魏人所及"。清朝杨守敬曰:“波磔并出,八分正宗,无一字不...
宋代的知州、知府、知县相当于现在什么职位,看完此文一目了然
四京府为东京开封府(都城汴京)、西京河南府(洛阳)、南宋应天府(宋城)、北京大名府(大名、元城)。东京系沿后周之制,西京因后梁和后晋之旧,南京则在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升建,北京在仁宗庆历一年(1042)升建。次府如颍昌、真定、太原、京兆、河中、凤翔、江宁、江陵、成都、兴元等府。四京府的...
宋朝实行州县两级制,随着时代发展,知县越来越难做
四京府为东京开封府(都城汴京)、西京河南府(洛阳)、南宋应天府(宋城)、北京大名府(大名、元城)。东京系沿后周之制,西京因后梁和后晋之旧,南京则在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升建,北京在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升建。次府如颍昌、真定、太原、京兆、河中、凤翔、江宁、江陵、成都、兴元等府。四京府的地位在...
鄧小南:試論宋朝的“祖宗之法”
不难看出,在当时情形下,循祖宗旧典、遵“祖宗之法”的提出,不仅是宋代帝王的统治方略,也是统治阶级上层一些黾勉求治的决策人物用以说服乃至“慑服”君主、协调统治步调的合理方式。景德元年(1004年),皇太后去世後,李沆在请真宗节哀听政的奏章中,曾经徵引前朝故事,说:“伏望循祖宗之旧典,禀母后之遗言;节哀顺变...
顾宏义:宋太祖的性格、爱好及其他
宋太祖称帝以后,仅开宝九年春尝巡幸西京洛阳一次,而此前开宝六年中,赵普已罢相出朝,去地方为官,没有可能在内宫因奏事而见天子偷偷地抄读佛经(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这多半又是出自佛教徒的着意粉饰。与这一记载颇有些类似的,是北宋后期名士大夫元城先生刘安世所言:“太祖与群臣未尝文谈,盖欲激厉将士之气,若自文谈,则将士以...
从大名府到大名县的历史辖区演变
宋朝,大名府的政治地位达到顶峰,被建为陪都,史称北京大名府。辖十二个县,元城县,大名县,成安县,馆陶县,内黄县,莘县,夏津县,冠氏县,清平县,宗城县,魏县,临清县。宋朝时期北京大名府治所在主要在今大名县大街镇,后来,被大水淹没。东北角宋朝古城遗址...
关于王姓祖先的那些故事,你听说过吗?
元城王氏第6代新朝皇帝王莽(公元前45-公元23)六、子姓王氏(比干后裔)——汲郡王氏子姓是商朝的国姓,商纣王本名子受,商纣王有个叔叔叫子干,是殷商王室的重臣,商朝前期继承制度是嫡子兄死弟继制,后来盘庚迁殷后,改成了父死嫡子继位制,作为庶子的子干没有继承王位的资格,因为被封于比地而被称为比干,也叫做王子...
名家视点|范同寿:屯堡文化与贵州经济重心南移及封建城镇化的历史...
就整个贵州高原来说,明以前的经济重心主要在黔北。一则因为黔北与巴蜀毗邻,自古往来密切,盐运、水运、商贸、文化交流频繁,广受汉文化熏染。致使黔北的生产力、教育水平均远高于乌江以南地区。从秦汉到两宋以前,今贵州省境的经济重心、文化重心都在黔北,这是不争的事实。南宋时期频繁在贵州、云南、广西买马,一...
水运文化|揭秘宋金时期河北“水”故事
河北地区设置漕运管理机构的地区有:大名府、大名、元城、馆陶、吴桥、东兴、南皮、清池、会州、兴济、交河、乐寿、武强、香河等县。金朝廷的这一措施对保证漕运的通畅发挥了作用,金朝主要由南部各州府经河北运粮到京师的运输格局,也为元以后各代漕运打下了基础,其所建立的漕运制度也为以后各朝代所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