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谜:宇宙中的反物质都去哪儿了?
与此同时,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试图将这两者联系起来。狄拉克提出了一个描述电子运动的数学方程式,即狄拉克方程。这是一个既具有量子力学特征,又满足狭义相对论要求的方程。在方程中,和电子共同存在的还有另一种粒子。它并不是传统带负电荷的电子,而是奇怪的带着正电荷的电子——也就是电子的反粒子。1931年...
原子内部只有原子核和电子,剩下的99%,难道“什么都没有”吗?
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单位,我们常听闻的化学反应——燃烧反应,即氢气(H??)在氧气(O??)中燃烧生成水(H??O)的化学方程式,其中的氢分子就由两个氢原子组成,同理其中的氧分子则由两个氧原子组成。不过,在后来的物理学研究中,科学家们渐渐发现,本以为已经是最小微粒的原子还能继续被切割得更小——原子的内部...
科学家让电子在更高温度下配对 用超导能力实现量子飞跃
斯坦福大学教授、SLAC的斯坦福材料与能源科学研究所(SIMES)研究员沈志勋(Zhi-XunShen)说,这种电子配对发生在一类被称为传统超导体的材料中,这种材料已被人们充分了解。传统超导体通常在接近绝对零度(低于25开尔文)的环境压力下工作。非常规超导体(如本次研究中的氧化铜材料或铜酸盐)的工作温度要高得多,有时可高达...
磁又有新形态了?科学家发现交错磁性!
在相当漫长的时间里,人们都把有磁性等同于铁磁性。但到了20世纪30年代,物理学家LouisNéel等人发现了另一种磁性,即反铁磁性。在反铁磁体中,原子的磁矩并不都指向一个方向,而是交替的,最近邻两个原子的磁矩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在宏观层面,反铁磁体的内部磁矩产生的磁场会相互抵消,没有明显的宏观磁场...
“两弹一星”元勋周光召逝世,曾说“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回国参加原子弹研究1929年,周光召出生于湖南长沙。1947年,他进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学习,并于1951年成为著名物理学家彭桓武的研究生。1952年,全国院系进行调整,周光召转入北京大学,进行基本粒子物理的研究。1957年春,周光召被国家派往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从事高能物理等方面的基础研究。1958年,他在国际上首先...
曾说“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的科学家周光召逝世,郑志鹏...
回国参加原子弹研究1929年,周光召出生于湖南长沙(www.e993.com)2024年11月6日。1947年,他进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学习,并于1951年成为著名物理学家彭桓武的研究生。1952年,全国院系进行调整,周光召转入北京大学,进行基本粒子物理的研究。1957年春,周光召被国家派往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从事高能物理等方面的基础研究。1958年,他在国际上首先...
固体材料内发现“暗”电子—新闻—科学网
科技日报北京8月20日电(记者刘霞)韩国科学家在二硒化钯等固体材料内发现了一些“暗”电子,此前科学家借助光谱学分析材料特性时,没有检测到这些“漏网之鱼”。这些“暗”电子的发现或有助更好地理解高温超导体的行为,解开材料科学领域的其他谜团。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自然·物理学》杂志。
核裂变的发现不是科学家能够接受或拒绝的浮士德式交易
在《横空出世:核物理与原子弹的诞生》中,作者从J.J.汤姆孙发现电子,拉开人类对原子构成认识的帷幕讲起,之后,在物理学史上最群星闪耀的半个世纪里,卢瑟福、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玻尔、海森伯、薛定谔、查德威克、奥托·哈恩和莉泽·迈特纳等陆续登场,随之而来的是质子和中子、放射性、质能关系、量子世界以及核裂变...
科学家在宇宙中找到了地球上不可能存在的分子
德国科隆大学(UniversityofCologne)的天体物理学家彼得??席尔克(PeterSchilke)说道:“从某种意义上说,稀有气体非常‘圆满’。”这是因为稀有气体原子的外电子层已经填满了电子,因此通常不会与其他原子交换电子形成化学键,并形成分子,至少在地球上如此。
郭可信:将中国电子显微镜学推向世界
郭可信(1923.8.23—2006.12.13),出生于北京,祖籍福建福州,著名的物理冶金和晶体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1年考入浙江大学化工系,1947年留学瑞典,先后就读于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后在荷兰代尔夫特皇家理工学院从事合金钢中碳化物及金属间化合物研究。1956年回国,历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金属物理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