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蔚蓝世界探寻沉船遗迹:多米尼加新建一家“海底博物馆”
此博物馆的中心游览项目——沉船残骸(NuestraSe??oradeBego??a),是一艘沉没于1725年的一场暴风雨的西班牙商船。海洋考古学家将部分文物打捞上岸,这些文物现在被存放在当地的Atarazanas博物馆内,NuestraSe??oradeBego??a沉船主要船体以及大部分相关文物则作为水下展览的重要部分被留在海底。不过,把考古文物放回...
致远舰已出水大量文物 是否整体打捞尚未决定
目前,丹东正在筹建中国首个甲午海战博物馆。对于这座博物馆,陈悦说,按照正常情况此次致远出水的文物,部分文物会放到这座馆里。军事博物馆研究员、海军史专家许华则认为:“打捞起来的致远舰残骸足以支撑起一座博物馆。”陈悦建议,未来关于甲午海战一定要做一个大格局的纪念馆。“筹建的这个博物馆应该是一个省级博...
新知|千米海底打捞“时光宝盒”,用上哪些黑科技
1987年11月,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室创建,我国水下考古事业正式起步。此后,我国水下考古力量不断壮大。2007年,我国以世界首创的整体打捞方式,对“南海Ⅰ号”进行考古打捞,标志着我国水下考古事业迈上新的台阶。中国古代沉船遗迹以宋元时期为多,因为那时正是海上丝路最为活跃的时期,沉船遗址多在暗礁附近,...
山东31家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来了,你去过几家?
山东省博物馆成立于1954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省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新馆于2010年11月正式向社会开放,并更名山东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有:红陶兽形壶;亚醜钺;东平汉墓壁画;鲁国大玉璧(战国),《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颂簋(周);蛋壳黑陶杯;甲骨文;九旒冕(明);郑燮双松图轴等。
山河弦歌·考古中国|深海探宝!原来它们来自神秘的海底世界!
馆藏地点:国家博物馆出水地点:福建平潭这件高61厘米的青花花卉山水图将军罐,是“碗礁一号”沉船出水文物展览中最大的单件瓷器。它于2005年在福建东海海域的平潭碗礁,随17000多件瓷器一起被水下考古队抢救性发掘出来,从而揭开了一段尘封数百年的历史。罐身饱满、挺拔向上、气魄宏伟,因宝珠顶盖形似将军的盔帽...
1998年,印尼海域打捞起一艘古沉船,船上文物属于中国唐代
等到“黑石号”被打捞出水后,专家们又对船体展开了研究(www.e993.com)2024年11月21日。他们发现,“黑石号”是一艘用西非木材和绳索“缝制”起来的船,在那个年代能有这种技术水平,又能用得上产自西非的木材,似乎只有阿拉伯国家。而它和船上的文物之所以能够保存得这样完整,可能是因为沉底时,海床上的构成物质是黏土,很快就以半掩埋的方式,将“...
沉海500年!南海沉船打捞出的文物好惊艳!
据了解,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发现于2022年10月,位于海南岛与西沙群岛之间的南海海底,西北距离三亚约150公里。今年5月6日,国务院核定公布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水下文物保护区。为全面加强深海文物保护管理,国家文物局水下考古南海基地、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二期、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机构建设正在稳步...
我国用时20年,花3亿打捞南海沉船,捞出18万件国宝
为了打捞它,中国国家水下考古队发明了世界首创的古沉船整体打捞技术,耗时20年,花费了3亿元。由于这艘船本身的价值以及承载着众多的文物,人们还专门为它建了一座博物馆——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这艘传奇商船,就是“南海一号”。它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从无到有、迅速发展的历程。
文化中国行丨国家文物局:水下考古从近海走向深远海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严格按照水下考古工作规程,用一年左右时间,分三个阶段实施了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古代沉船遗址考古调查工作。据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馆员宋建忠介绍,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遗址所处水深约1438米,沉船核心区为船体...
中国将实施常态化海洋维权巡航执法 提高管控能力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支撑,坚持陆海统筹,科学利用海洋资源,合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积极推进海洋经济发展,提高海洋意识,繁荣海洋文化,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参与国际海洋事务,拓展发展空间,全面提高海洋开发、控制和综合管理能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