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公开蒋介石亲笔手令,均为电报原稿,全是“对日不抵抗”命令
蒋介石严令:如果遭遇日本海军登陆,第17军不准抵抗,可让日军占据一地,以待中央命令。手令二、蒋介石密令江苏省主席叶楚伧:帮助日军解决吃饭买菜问题这个手令发布于1931年10月7日,也就是“九一八事变”后的第19天。手令原文——“镇江叶主席勋鉴,据报日海军明日又来镇江,增加一艘。请注意,如其水兵上岸买菜...
“攘外必先安内”正确吗?为什么蒋介石的战略最终失败?
第四类就是国内持不同政见者和民众,国民党一党专政,蒋介石个人独裁,压制民众抗日,也引起全国很多民众的反对和谴责,这也是蒋介石安内的对象。“攘内必先安外”的执行蒋介石制定“攘内必先安外”国策后又是如何执行的呢?对于日本,蒋介石执行妥协和退让政策,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十九路军奋起抵抗,蒋介石表面上贯彻“一面...
张学良谈九一八:不抵抗与蒋介石无关,蔡省长拿出电报还原真相
二是,他之所以下达不抵抗的命令,是没有想到日本会大规模地进攻,是对日本侵略形势的判断错误,“我情报不够,我判断错误!”三是,不抵抗命令与国民党中央具体讲与蒋介石无关,国民党中央和蒋介石没有下达过这样的命令。晚年张学良张学良这一说,打了很多人的脸。因为我们惯有认知认为这不抵抗政策源于老蒋。但张学良作...
1975年,蒋介石临终前谈张学良,再三告诫蒋经国:不可放虎
那个时候的张学良没能看清蒋介石的面目,对他无条件的信任,听从了他的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完全沦落至日本人的铁蹄之下。这件事情让张学良吃尽苦头,不仅失去了家乡,还被人辱骂是“不抵抗将军”,名声全毁了,最后还不得不为了保全蒋介石被迫下野。张学良不遗余力地帮助蒋介石,换来的却是他的恩将仇报,将“恩人”推...
五分钟了解《不抵抗政策》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占东北采取的消极政策
不抵抗政策,即日本在九一八事变后窃据东北,国民政府采取所谓的“消极政策”。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袭击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在国民政府和蒋介石的指示下,张学良命令东北军:“不与反抗,免滋事端”。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接连放弃守地,几天内日军又侵占了安东(今丹东)、海城、鞍山、铁岭、本溪...
九一八事变,张学良为何下令不抵抗?他晚年坦言:对日军判断错误
当时,日本关东军只有区区不到两万人,中国东北军却足足有40万兵力,武器装备也更甚一筹(www.e993.com)2024年11月16日。可就在敌寡我众、敌弱我强的情况下,东北军却实施了不抵抗政策、不战而降,让日本鬼子不废一兵一卒便迅速占领沈阳城,而后又全面侵占了东北。作为东北军的统帅,张学良因此事一度沦为民族的罪人,遭千夫所指、万人唾弃。...
重读抗战·张学良是九一八事变最大的罪人_中国近代史频道_凤凰网
对于张学良易帜的谋划,日本方面的对策主旨是“坚决阻止东三省政府同南方合作”,并软硬兼施。一是向张学良强硬表示,“如果同南方妥协,将严重伤害两国关系”;一是采取收买策略,“假如张学良不倾向南方,恪守保境安民的中立态度的话,日本愿支持张学良的现在地位,并考虑协助抵抗南军的进攻”。
沈阳城和整个东北的丢失,表面原因是不抵抗政策,而深层次……
事变第二天即9月19日,中国政府便向国际联盟报告日本进攻东北,请求其出面制止,并说明自己已采取不抵抗政策。9月22日,蒋介石在国民党南京市党部党员会议上讲话时也说:“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这种想以受害悲情引来外国仁慈相救的愿望,在...
张学良晚年谈九一八,称不抵抗没有错,承认是自己判断形势错误
鉴于这样的认知,张学良和蒋介石就达成了一种不抵抗的默契,武力还击不仅有伤亡,还可能会给日本进攻的理由。这样的认知在日军入侵之前,有一定的道理,但在九一八事变之后,这种想法在他们脑中并未改变,还想着不抵抗,根本不知变通。于是在这种不抵抗政策的引导下,张学良带着东北军入关,让日本五个月就拿下了东北。
东北沦陷之责,918事变不抵抗之过,张学良真是为蒋介石背黑锅吗
01、不抵抗政策出笼,这究竟是谁的历史大过,张学良是为蒋介石背锅吗?1931年9月18日晚间10点20分,日本关东军自导自演炸毁了南满铁路沈阳北郊柳条湖一段铁路,并诬陷这是中国军队的蓄意挑衅行为,随后便以此为借口炮轰北大营,大举进攻沈阳,炮制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面对日军的悍然进攻,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