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颗中学生科普小卫星升空 将进行对地拍摄
该卫星是我国首颗中学生科普小卫星。“八一·少年行”卫星是由航天专家指导、北京市八一学校40余名中学生全程参与研制并主导载荷设计的低轨道科普卫星,昨天在太原卫星发射基地发射升空、准确入轨,发回信标信号。卫星计划在轨运行180天,在此期间将进行对地拍摄、无线电通讯、音频传输和快速离轨实验。据了解,北京市八...
焦点科普 | 爱因斯坦错没错 中国卫星来验证
中国即将发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从而提供一个在太空进行实验的平台,将有望通过超远距离的量子纠缠实验,来实现对量子非定域性的检验。量子卫星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是潘建伟院士,陆朝阳是潘建伟团队的主要成员之一。他说,团队计划做相关实验,“希望通过卫星的帮助更好地回答爱因斯坦的世纪之问”。不过陆朝阳也表示,...
郑军:科普作品要破圈得“走出科学”
那个时候,普通人对科学有一种狂热,例如妇女做发饰要做行星发饰、人造卫星发饰,核武器爆炸实验的时候周围市镇的老百姓会聚会观看。这并不意味着那个时候的人们就比现在更懂科学,只是痴迷而已。中国社会对科学的这种痴迷大概在九十年代到达顶峰,现在处于一种下降期,甚至是从狂热到了冷静期,开始理性地看待科学了。...
科普| 想要投身卫星事业?一文为你答疑解惑
卫星分类标准有很多种,比如说根据卫星的功能可以分为应用卫星、科学卫星和技术试验卫星三大类;根据运行轨道的不同可以分为高、中、低轨卫星等;从应用卫星的角度可以大致将其归为三类:遥感卫星、通信卫星以及导航卫星。遥感卫星能够通过探测物体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揭示其中蕴含的信息,遥感卫星大家庭里成员众多,其中以下...
“哈尔滨号”待升空!中国青少年科普卫星工程“八一04星”正式启动
在国防科工局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指导下,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统筹实施中国青少年科普卫星工程。哈尔滨航天科技教育基础好,氛围浓厚,有全国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学校、中国航天科技教育联盟理事单位、中国航天科技教育联盟成员单位等各类航天特色学校。哈尔滨市作为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重点实施航天科技教育...
【科普】卫星“种地”不一般!遥感技术如何助力农情监测?
卫星是指围绕行星并按闭合轨道作周期性运行的天体,月球就是地球的天然卫星(www.e993.com)2024年11月15日。人类自己建造并发射到太空中,像天然卫星一样环绕地球运动的无人航天器亦称为卫星。迄今为止,人类已向太空发射了四千多颗卫星,除了应用于科学实验等领域的卫星,用来执行业务的卫星又可分为通信卫星、导航卫星和遥感卫星。通信卫星主要作为无线...
【每日科普】“退休”后的人造卫星都去哪儿了?
根据空间碎片协调委员会规定,航天器在失效后25年内必须离轨,以减少空间碎片的数量,这就是卫星的“25年法则”。卫星寿命结束后的处理方式根据卫星轨道运行的不同而不同,通常有两种,一是对于运行在低轨的卫星,可让卫星降低速度、返回地球,在进入地球的过程中燃烧殆尽;二是对于运行在地球静止轨道的卫星,通常将卫星推入...
中国青少年科普卫星工程“八一04星”(哈尔滨号)正式启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5月13日电(记者刘锡菊)2024年5月13日上午,由哈尔滨市教育局、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承办的中国青少年科普卫星工程“八一04星”(哈尔滨号)启动仪式在工附中学隆重举行。据介绍,在国防科工局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指导下,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
真实模拟火箭升空、中学生“造”卫星 杭州文海航天科技馆落成
说到同学们对航天的热爱,就不得不提及由文海学子参与设计研发的八一08星。记者了解到,2022年11月4日,钱塘区教育局与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签订航天教育战略协议,八一08青少年科普卫星工程项目正式落户文海;2024年1月,八一08星搭载在天舟7号货运飞船顺利发射升空,文海中学的航天科普与创新教育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她带着百万人追“星”——中国卫星气象领域科学传播专家曹静
幼年的曹静,便对卫星产生了浓浓的兴趣,“小时候,我有过追‘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经历,可以说那个时候便在心中种下了一颗关于‘追星’的种子。”大学毕业后的曹静,在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从事卫星数据接收、转发、测距等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曹静转到了科技服务科,在从事科学研究之余,也不断探索着科普教育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