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出虚汗是怎么回事能吃什么中药
核心提示: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出虚汗的症状可能由气血不足、脾胃虚弱、肝阳上亢、肾精亏损、痰湿内阻等病因引起。针对不同的病因,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天麻钩藤饮、左归丸、半夏白术天麻汤等中药方剂进行调理。建议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出虚汗的症状可能由气血不足、脾胃虚弱、肝阳上亢、肾精亏损、痰湿内阻...
药师说药丨化疗呕吐 “搜肠刮肚”,科学预防 “正气回肠”
中医认为化疗呕吐的核心病机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因此和胃降逆止呕是中医治疗的总原则。但因机体气血阴阳、寒热痰湿、脏腑病位不同,造成治疗方法存在差异。如温化痰饮,和胃降逆的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汤加减;疏肝理气,和胃消痞的越鞠丸合四逆散加减等治疗方法[2],这些需要医师辨证后开具,以免造成严重不良反应。...
论三阴三阳及六经辨证的临床表现、病机、治则治法
概括:临床上凡是出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脉缓弱等证,就叫太阴病。是脾虚湿盛,病在脾经病变。二、病理机制寒湿内阻,损及脾阳,或寒邪直犯脾经,损及脾胃都会影响水谷的消化和排泄,寒湿邪阻运化,故时腹自痛。寒湿犯胃故呕吐。胃气呆滞故食不下。寒湿不化,脾气不升,故见自利。三、治则方药1....
“生姜”还是“干姜”?张仲景治疗痰饮用“姜”大有深意
因为姜夏合用可增强降逆止呕之力,姜又可解半夏毒性。这样的例子,在治寒饮呕吐的方剂中是屡见不鲜的。诸如: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生姜半夏汤、半夏干姜散、干姜人参半夏丸、旋复代赭汤等、均以姜夏为方中主药,皆以小半夏汤为基础加味而成。根据病情、病机、病位等差异,或用生姜,或用干姜,或用...
临床中医用得着的干货(方剂篇)
二十、呕吐二十一、呃逆53.丁香散《古今医统》丁香柿蒂人参姜,呃逆因寒中气伤,温中降逆又益气,胃气虚寒最相当。二十二、噎膈54.启膈散《医学心悟》启膈散中用郁金,沙参丹参贝荷苓,杵头糠与砂仁壳,噎膈痰结劳可饮。55.五汁安中饮(验方)
嘴巴“发苦”其实是器官有问题?老中医说这么调理还不晚!
胆热是指胆囊发炎或湿热蕴结,可导致胆汁排泄受阻,出现嘴巴发苦的症状(www.e993.com)2024年11月12日。同时可能伴有胁痛、恶心呕吐等症状。04胃热胃热过盛导致胆汁反流,也会引起嘴巴发苦。这种情况常伴有胃脘灼热、口干、口臭、牙龈肿痛、便秘等症状。西医认为口苦的病因主要也分4类:...
胃气上逆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反应
痰湿内阻是中医辨证中的一个病机概念,指体内湿邪过盛,凝聚成痰,痰湿上犯于肺,影响到胃,导致胃气上逆。对于痰湿内阻引起的胃气上逆,可采用祛湿化痰的方法来缓解症状,例如二陈汤、半夏厚朴汤等。5.外感风寒外感风寒会引起机体气血运行不畅,此时容易出现胃部胀满不适的情况,严重时可能会有呕吐的表现。若是由外感...
徐亚楠:秋季上火原因 《黄帝内经》早就有了解释
《黄帝内经》提出“上火”之病机《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指出七类火证表现,分别为:“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医院规定:绩效分配外科 15%,行政 20%
近日,一位医疗同仁分享了自己所在医院的绩效分配数据其中内科占比35%、外科15%、辅助科室15%、护理15%、行政部门及后勤20%。网传某医院的绩效分配表这一数据引发热议。内外科差距很大,甚至行政的绩效都比外科高,在意料之中,但真的不合理。所有人都知道,外科需要拼刺刀、上战场,往往是时间紧,任务重。而且,...
国医大师徐景藩:疏肝调中治残胃炎
胆胃通降失常,胆液上逆于胃,则见口苦、呕吐胆汁,胃镜可见残胃中有黄绿色胆汁潴留或自吻合口反流入胃甚至食管中的征象,反流程度与残胃炎症的轻重程度成正比。因此,肝失疏泄、胃失和降、胆液上逆是本病的重要病理机制。气、瘀、湿、食为病理产物然而,胃腑阳明多气多血。虽然切除大半,若手术前身体较为健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