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重要的税收思想史事件 儒家内部围绕征税问题的争议
宋代理学家程颢在解释何为“仁”时说:“按住脉搏时,最可知仁为何物。”此话大有深意,税收问题即与儒家的仁政思想大有关系。孔子、孟子等儒学导师关于税收的论述,就是“儒学中有生命的东西”,是儒家学说中被忽略了的批判性。不对的东西,不管面对谁,一定要指出来,一定要说“不”!孔子被奉为至圣先师,一直被人...
视域| 《尚书》中的“敬德”与天命:早期儒家天人关系的演进
历来对孟子的仁政思想,学者多有讨论,也大多认同孟子对于仁政的达成中,知“恻隐之心”为代表的“四端”而能扩充的思考路向。但孟子对于“四端”的思考,是与天密切相关的,“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承此天之所赋予,人必能行仁于天下,也是孟子劝说当时君主行仁政的重心。换言之,孟子对仁政的思考,是从天命延伸到...
焕发中国经典哲学的时代活力——中哲史学会2024年会纪要
杨勇指出孟庄并非完全不相及,庄子及其后学对孟子仁义、是非、性善、仁政等主要思想,以及取法尧、舜、孔子等取向有针对性批评。许家瑜指出道家文本处于世界哲学与世界文学的交会处,并以道家思想为镜,尝试反思世界视野下中国哲学可能的研究方法和立场。罗安宪指出老子对“德”的贡献是将道与德联系在一起,认为德是道在...
问道诸子|发现孟子的当代价值
孟子“民贵君轻”“仁政王道”“制民恒产”“谨庠序之教”等思想,对完善社会治理、改善国计民生、增进社会福祉、实现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孟子思想对于文化“两创”也有着推动作用。比如,性善论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家国一体观有助于推动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等等。《孟子》作为入世哲学...
深度好文:通过一生经历,看苏轼儒释道思想的转变!
正所谓“寓于物而不居于物”,苏轼自入仕起便秉持着一种淡泊名利的品格,太过纯正的“爱物仁人”的儒家思想,使他从政的每一步都走的太过刚直。眼看着北宋积贫积弱而导致的民不聊生的局面,苏轼主张改革,却反对王安石过于激进盲目的措施,此般矛盾的政治态度,让苏轼夹在两党之间艰难生存,胸中的一股“浩然正气”让...
《孟子》:凡而圣的生命历程与经久不衰的思想特质
孟子在学术思想成熟后,踏上了游说诸侯、推行“仁政”的征途(www.e993.com)2024年11月9日。第二集《周游篇》以孟子的游说历程为主线,通过一系列人文事例、历史遗迹和珍贵文物,生动再现了孟子力图实现“平治天下,舍我其谁”的远大抱负。本集不仅展现了孟子作为思想家的智慧与勇气,还深刻剖析了“仁政”思想对后世政治、社会乃至文化领域的深远影响。
感受儒家智慧,探寻《孟子》从贤母到仁政,震撼心灵的历史启示
孟子的思想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仁政”学说为后世君主提供了治国理政的重要参考;他的性善论和道德伦理观念则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让我们静下心来,跟随《孟子》纪录片的脚步,走进这位伟大思想家的内心世界,感受那份跨越千年的智慧与力量。这不仅是一次对历史...
朱璐| 先秦儒家政治哲学之言说
儒家对道德的理解是多维的,儒家道德之意的核心义是仁,而反映在政治哲学思维中,便是仁政。然而,儒家仁政思想的由来,是尧舜、文武圣王之治。《史记》言:“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孔子奠基儒家思想,对自己的定位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中庸》言明了孔子所述之内容,曰:“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朱熹解“...
包容性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在人与自然和谐中,形成了“天人合一”的观点。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中,孔子提倡“仁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人与社会的和谐中,“仁政”思想的提出,统治者要像父母一样对待民众,保障民众的生活。其中在“天人合一”思想中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向来尊重自然,因为他们...
【理响中国】从“以人为本”出发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
孟子较早总结归纳了自孔子以来的“仁政思想”,明确提出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指出对民众的优先关怀是国家的稳定与发展的必要关切。孟子也同时指出,能够得百姓之心的人才是天子。随后的荀子则以“载舟覆舟论”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君主与群众之间的关系,这一描述也成为后续中国几千年民本思想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