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身柯南,揭开白细胞增多的真相
患者通常表现为白细胞增多(≥13×109/L)和脾大,可伴有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形态学以中性粒前体细胞增多伴中性粒细胞染色质异常聚集、多分叶核或Pelger-Huet畸形以及胞浆颗粒减少或缺如等病态造血为特点[1]。骨髓形态学示细胞增生活跃-明显活跃,粒细胞发育不良,超半数以上患者可同时伴有红系和巨核系一定程度的发育不良...
儿童肿瘤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的治疗原则与进展
由于难以早期和可靠地诊断或排除IFD,经验性抗真菌治疗是对经验性抗菌治疗无反应的持续性发热伴中性粒细胞减少患儿的标准治疗。对成人的Meta分析表明,与未治疗相比,经验性抗真菌治疗显著降低了IFD。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推荐应用卡泊芬净(50mg/m??/d;第1天,最大剂量70mg/m??/d)和两性霉素B脂质体(1-3mg/kg/d...
中性粒细胞减少可自愈吗
中性粒细胞减少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感染、药物副作用、骨髓功能减退等。如果是由感染引起的,则随着感染得到控制,中性粒细胞可能会恢复正常水平,达到自愈;如果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则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治疗,一般不能自愈。因此,为了确保病情得到准确评估和有效管理,应尽快咨询专业医师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中性粒细胞...
真单核,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诊断:按WHO2017第四版诊断标准:急性原始单核细胞和单核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标准:1、原始细胞≥20%,白血病细胞中≥80%为单核系细胞,包括原始单核细胞、幼稚单核细胞和成熟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其前体细胞<20%;2、其中急性原始单核细胞白血病要求:单核系细胞中绝大部分是原始单核细胞≥80%,幼稚单核细胞较少...
长效升白,全新守护——CSCO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规范化治疗论坛暨珮金...
化疗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CIN)有可能会导致化疗减量或延迟,引发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FN)和严重的感染,从而增加治疗费用、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化疗效果。G-CSF是预防CIN及FN的标准用药,以珮金??为代表的的新一代长效G-CSF近年来取得重大进展。为进一步规范CIN诊疗及了解G-CSF类药物进展,“CSCO中性粒细胞减少...
死亡风险降低50%!《柳叶刀》:双抗联合疗法对晚期癌症患者安全有效
从安全性方面来看,卡度尼利单抗组和对照组最常见的3级及以上不良事件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减少和贫血,分别有82%和79%的患者出现3级及以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两组发生率相似,且未观察到新的安全信号(www.e993.com)2024年11月23日。《柳叶刀》同期评论文章指出,在选择有更高几率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的宫颈癌个体时,PD-L1作为预测生物标志物,...
≥65岁的mCRPC患者 标准治疗之外或有了替代选择
与每三周一次卡巴他赛25mg/m2(三周CBZ25)联合预防性应用G-CSF(标准方案)相比,为了确定每两周一次卡巴他赛16mg/m2(两周CBZ16)联合每周期预防性应用G-CSF是否降低≥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或)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并发症(如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感染或脓毒症)的风险,该项前瞻性Ⅲ期随机...
临床实践|柳叶刀重磅综述: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诊断与治疗
降低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死亡率和损害的努力旨在疾病过程的早期诊断,迅速实施适当的免疫抑制,并限制糖皮质激素的毒性,糖皮质激素仍然是治疗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限制接触细胞毒性药物,即环磷酰胺,也是一个重要的治疗方案。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引起的血管炎的可能致病事件序列...
化疗为什么会导致白细胞减少和贫血, 影响生存时间吗?
G-CSF有助于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减轻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缩短粒细胞缺乏症的持续时间,加速粒细胞数的恢复,从而减少合并感染发热的危险性。成年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数降至1000/mm^3(白细胞计数2000/mm^3)以下者,化疗后24小时后,每日1次皮下注射给药。对于白细胞严重下降,粒细胞缺乏者,需要同时合并...
亲历“坏人”的“老去”——一例低白细胞APL的完整诊疗历程
图8“各个阶段”的异常早幼粒细胞PART.04AI是把双刃剑在初次(2024年3月13日)血常规检查结果中,血常规指标显示白细胞总数减少,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散点图未见异常,血细胞形态分析仪(DI-60)在阅片100个血细胞过程中未抓取到异常。虽然人工显微镜下血细胞形态学检查被认为是标准方法,但存在的不足明显限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