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这句八字真言,道出了修心的本质,3大维度深入解读
意思是,要时刻进行道德修养和自我提升,不能忘记,也不能急于求成。这八个字里有三个关键字,分别是「忘」、「助」和「事」。这也是修心的三大法门:“忘”是不能忘记初心,“助”是不能急于求成,“事”是只管做事。前两个是「想」的层面,后一个是「做」的层面。按理说,这三大法门,每一个都很重要...
熊秉明|为什么说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
西方哲学家的努力在于构建一个庞大而严密的思想系统;中国哲学家最关心的是心身性命之学,他们讲“天人合一”、“内圣外王”、“极高明而道中庸”。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这“一”不是一个逻辑体系,而是一个中心思想。所以门人追问这“一”是什么。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意思是说这“一”是很...
[中国新闻社]杨慧林:超越“异邦的想象”看“世界之中国”
以释“中国文明、特别是中国哲学何以为然”,还将儒家“内圣外王”(innersageandouterking)比之于柏拉图的“哲学之王”(philosopher-king),将“反者道之动”(ReversalisthemovementoftheTao)比之于黑格尔“一切都包含着对自身的否定”(Everythinginvolvesitsown...
儒商文化——现代企业治理的中国智慧
就是“根据儒家树立的理想人格和内圣外王的人格要求,践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兴企、创共富(利天下)’的工商企业管理者或掌舵人”。通过研究不难发现,儒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成果,儒商文化,则是儒商成为一种群体现象时的一种文化共识,或如古人所言“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宇宙不曾限隔人,人自限隔宇宙|胡赳赳《象山语录》讲义
内圣外王,一件事体,不可看作两段。切己有得,发乎于行,即是外王。行则有省,得乎其内,便是内圣。此皆是不假外求之道。夫民合而听之则神,离而听之则愚,故天下万世自有公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民合则为大体,民离自成小挶。万世公论,自在民心。然万世不可追,独夫障目于天下。此是千古谜团。
荀子心中的大儒是什么样子?
荀子生活在战国末期,是先秦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随着战国儒学的发展,出现不同类型的儒者。在众多儒者类别当中,荀子最推崇的是大儒,这是他心目中的理想人格之一。荀子认为周公和孔子是大儒典范,他们内圣外王、知行合一,有着时不我待的进取精神。(一)
舍利弗问:在梦中说六波罗密与醒来时说有何区别?须菩提这样回答
前三者是行为上的锻炼,而后三者则是心智上的磨炼。归根结底还是在塑造人的能力与品性,这与儒、道讲究的“内圣”并无二致。塑人也是为了为事,“内圣外王”嘛!如此这般修炼下去,渐次成为乐善好施、道德崇善、慈悲仁爱的人,成为积极主动、意志坚毅、豁达睿智之人。这便是儒道所言之“圣人”,佛教所称之“菩萨”...
阳明心学视域下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文化意蕴探析
王阳明这种“良知不假外求”其实是儒家德治思想“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落实,他将良知作为不同人群的共同价值,明晰了“内圣外王”由内而外、由个体而群体、由自治而共治的实现路径,具备了一定的可操作性。任南赣巡抚期间,王阳明创行十家牌法,推行《南赣乡约》,大办社学、兴建书院。以政治制度和社会...
做生意讲究派头,照着爷叔的生意经买车该怎么选?
作为“中国老板座驾最优选”,30万级M8宗师以“内圣外王”的设计理念,把中国传统哲思融入车辆设计,打造出的中国醒狮前脸行驶在马路上霸气外露,云山珠水和歌剧殿堂雅致内饰是车主品味的体现,即便生意伙伴尚未开口交谈,一辆M8宗师停在路边,就是最好的社交名片。
陈来:“王阳明晚年的万物同体思想”
他对亲民、救民、爱民思想的突出强调,是对他中期关于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的那种过分内在化倾向有补充,构成了一种平衡。王阳明晚年的良知学的新的讲法,不是仅仅指内在的修养,而是强调“内圣外王”。这也就使得阳明学的体系,包括致良知说,开始变成一个内外合一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