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凯、孙晓|史家注史:朱绍侯先生与《今注本二十四史》
1994年10月8日,《今注本二十四史》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开笔典礼,由著名历史学家张政烺先生担任项目总编纂。编委会随即着手为二十四部正史和各史单列志书遴选主编。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主编承担着选定底本、制订编纂细则、组建项目团队、督促工作进度、审定全稿、撰写前言等任务,既要有厚实的学术根基、较大...
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中国史学的智慧和力量
为了更好提高研究水平,推动新时代中国史学繁荣发展,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等学科建设全面开启,以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国内2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300余位学者共同参与编纂、全面注释与校点的《今注本二十四史》为代表的史学重点项目稳步实施,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为代表的重大考古学项目持续推进。随着一大...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汇编(送给孩子们)
中国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的其他史书,都依照《史记》体例,以纪传体编纂而成。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战国策》、《三国志》。通史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称为通史。两部: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断代史是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
浙人-三民版《资治通鉴》导读
孟轲一篇荀况二篇贾谊一篇司马迁二篇扬雄六篇班彪三篇班固十五篇仲长统一篇荀悦八篇傅玄一篇华峤一篇陈寿五篇徐众一篇孙盛五篇习凿齿六篇鱼豢一篇虞喜一篇干宝一篇袁宏三篇袁准一篇范晔三篇崔鸿二篇沈约四篇裴子野十一篇萧子显一篇萧方一篇颜之推一篇陈岳二篇李延寿二篇权...
辛德勇:谈谈怎样学习历史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太史公司马迁创制了这一体例,并且被班固的《汉书》所继承,后来成为官方史书的通用体例,累积形成所谓《二十四史》,并且被称作“正史”。所谓“纪传体”史书,是有皇帝的“本纪”,还有各方面重要的代表性人物的“列传”(另外或许还有记录典章制度的“志”和以表格的形式罗列...
...民国|吴晗|科学家|汉学家|历史学家|中国近代史稿_网易订阅
新京报:你主持编纂的这部《清史》,在内容和体例上有何创新?戴逸:这部《清史》仍旧是在传统的“二十四史”体例上进行创新(www.e993.com)2024年12月20日。众所周知,旧有的“二十四史”中有本纪,即皇帝的传;志,主要是典章制度;表,一般是人名和事件的罗列;传则是所有名人的传记。在这部《清史》里面,我们则把传统的《皇帝本纪》变成了《通...
清史泰斗戴逸先生,永远离开了
作为接续传统“二十四史”的第二十五史,《清史》工程浩大,卷帙浩繁,除了3000多万字的主体工程,还包括三类基础工程:国内档案整理、国内文献整理、国外档案文献整理。根据时代背景的需要,修史的体例、史观等都需具备创新性,《清史》纂修的创新之处可概括为六个方面:具有世界眼光、做好档案基础工程、创新编纂体例、...
郑明:清史纂修纪实|中国古文献|典志|史表|戴逸|清史(中华人民共和...
3.《清史》以构建有清一代总体历史为目标,全面系统展现清朝由开国、全盛、中衰到覆亡的历史进程。在总结中外研究成果、整理已有各类历史档案文献的基础上,《清史》应力求写成一部反映当代中国最高学术水平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史学著作。4.中华民族历来有重视修史的优良传统,《清史》的修纂既要体现与二十四史的继承...
“二十四史”的形成、体例和版本
一般来说,正史是指官方编修之史或者是被官方认可的私人修的野史,其中,野史指民间私人修史。野史的体例比较复杂。北宋时期,司马光奉命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属于正史。私人修史而被官方认可列入正史的也有不少,比如说欧阳修的《新五代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正史是我们非常值得重视的记载历史的基本典籍...
《周书》专题|刘安志谈《周书》的编纂、点校与修订
三是标点分段按《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标点分段办法》处理。修订本在分段方面悉依点校本,仅按体例取消原点校本用以标示文字正误及增删的方圆括号,并改正少数不合新规要求及前后不一致的标点,修订部分专名线。天文名则与其他修订本同例,统一补标专名线。关于天文名补标专名线,主要由中华书局《...